讯疟

尊生道不足,卫生亦无由。

微痾忽相侵,坐为肢体忧。

凝冰集寒气,挟纩思重裘。虐?继踵然,絺绤不愿留。

阴阳各用事,对处天一陬。

如何两相值,追逐同仇雠。

弱质受摧沮,有似中暍牛。

有耳不解聪,有目等无眸。

舌不辩辛甘,鼻不别薰莸。

耳目口鼻官,焦然共怀愁。

谓此果谁致,试与天君筹。

吾观今之人,纷纭剧蚍蜉。

日趍红尘市,夜醉笙歌楼。

缘情丧恒性,纵欲戕天猷。

告之养寿命,大怒不颔头。

云胡反无疾,健捷如猱猴。

方子颇好道,少以礼自脩。

观其居家庭,未尝暂嬉游。

旦食不暇饱,夕梦孔与周。

生疾岂有端,天君亦知否。

天君闻之笑,汝言理诚优。

子病殆天意,皆非汝愆尤。

惟天生俊哲,盖为万世谋。

大欲扶三纲,次欲叙九畴。

安能闭关卧,缩首鸣啾啾。

孔孟处衰世,奔走摧轮辀。

宁不怀宴安,此道难中休。

天令所赋授,与古岂不侔。

恐其不自强,降疾警惰媮。

方子暂遘疾,身疲面无膏。

忍见万赤子,病者半九州。

子能忧斯民,厥疾当自瘳。

苟徒念一身,寿考吾所羞。

耳受口以告,目鼻涕泗流。

方子豁尔窹,百体顿和柔。

再拜纪嘉言,可以垂千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讯疟》,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作品。诗中通过描述主人公方子遭遇疾病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健康、道德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便描绘了主人公在疾病面前的无助与痛苦:“尊生道不足,卫生亦无由。”表达了对生命与健康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凝冰集寒气,挟纩思重裘”,形象地展现了疾病带来的寒冷与不适,以及人们在面对疾病时的渴望与焦虑。

进一步,诗人探讨了疾病与个人行为的关系:“如何两相值,追逐同仇雠。”暗示了疾病可能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欲望放纵有关。通过对比“有耳不解聪,有目等无眸”等形象,强调了感官功能在疾病中的丧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扰。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对疾病原因的反思:“谓此果谁致,试与天君筹。”引出对命运与个人责任的思考。通过描述主人公方子的道德修养与生活态度,如“观其居家庭,未尝暂嬉游”、“生疾岂有端,天君亦知否”,表达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崇,以及对疾病可能源自内心道德失衡的见解。

最后,诗人通过方子与“天君”的对话,揭示了疾病背后的深层意义:“汝言理诚优。子病殆天意,皆非汝愆尤。”强调了疾病可能是上天赋予的警示,旨在促使人们反思自我,增强道德自律,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福祉。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方孝孺对于疾病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责任与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诗中的对话与反思,诗人呼吁人们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健康与长寿,更要关心社会大众的福祉,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理想。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次脩德杂诗韵(其一)

通衢夷且直,举世所共知。

求端迷往辙,颠踬终无归。

达人解至理,秉心若明曦。

敬恭视盘鉴,斋庄整裳衣。

昭昭奉一德,暨暨灭众私。

为仁谅玆在,彼狂胡弗思。

形式: 古风

次脩德杂诗韵(其二)

制变易为失,所贵谨未然。

本心秉灵德,洞鉴蚩与妍。

譬彼达海流,出自山下泉。

积久谅益深,云涛鼓风烟。始学诚巳误,?过幸有年。

力微道尚远,感此徒烦悁。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初冬雨中独坐

吾庐混人群,来往剧蛙黾。

颇欣夜雨来,顿使踪迹屏。

滔滔流水障,悄悄耳目静。

风囱试展书,佳趣倏巳领。

平生烟霞癖,夙昔慕箕颖。

抗怀轩冕上,雅志星日炳。

宁知堕俗流,汩没未获逞。

奇怀独不忘,幽念时自省。

豪雄外身名,旷士贱钟鼎。

欲语嗟莫同,长歌碧林瞑。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赠林嘉猷(其一)

伊周不治经,董贾不言文。

宏谟塞宇宙,高论追典坟。

如何末代士,操觚动成群。

但要言辞好,不顾心志分。

至道岂难行,彝伦人共闻。

勉哉不远复,恭默事天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