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纱》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叶恭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黄昏至清晨的静谧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孤独的感慨。
首句“残照西风漾梦痕”,以夕阳西下、微风拂面的景象开始,仿佛在水面荡漾的梦境,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高楼销得几吟魂”一句,将视角转向高楼,暗示着诗人在高处独自吟咏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
“更无人处自黄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黄昏时分,四周寂静无人,只有诗人独自面对这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时刻。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晓镜光分犹似月,夕炉香浥渐成云”两句,将时间从黄昏推向清晨,通过镜子中映出的月光和炉中香烟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月光与香烟的对比,既美丽又略带伤感,象征着美好与短暂的时光。
最后,“人生无事感离群”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切感受和对群体生活的渴望。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发生,也难以避免感到孤独,渴望与他人相聚。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纱》通过对黄昏至清晨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孤独、思念与对群体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