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村烟景隔晴霏,十二阑干在翠微。
一壑暮年閒独倚,半檐秋影澹相依。
柏炉贝叶香犹润,纸帐梅花梦不飞。
会得此中无所住,来来去去总玄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水村秋日景象,诗人林景熙站在栖云楼上,远眺烟雾缭绕的村庄,透过晴朗的云气,栏杆若隐若现于青翠山色之间。傍晚时分,他独自倚靠在栏杆上,享受着暮年的闲适,半檐下的秋影则静静地陪伴着他,增添了几分清冷和寂寥。
室内,柏木香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伴着贝叶经文的湿润气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修行氛围。诗人躺在床上,纸帐内梅花的梦境并未随他的思绪飘飞,反而与现实中的宁静融为一体。他领悟到,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状态正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来去自如,一切皆是自然的玄妙法则。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栖云楼的环境和诗人心境,展现了宋代理想化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流水苍松石径斜,瓮城城外梵王家。
仙林不返云巢鹤,僧钵曾移海国花。
剥落苔碑秋卧草,荒凉竹院午敲茶。
当时一掷乾坤手,曾向山窗倚暮霞。
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
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
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
解后如相问,凭君道素心。
诗兴翩翩度雪溪,岩云犹护旧留题。
梦回残月苍梧晓,家在春风秀麦西。
萱草堂深衣屡寄,桃花观冷酒重携。
故山石镜无人问,空与寒猿照影啼。
岸陵几纷纷,岐路谁了了。
中有定慧人,翛然坐深窈。
山空诸念消,月堕孤禅悄。
一室虚白生,天鸡弄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