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曲

美人别后关山长,买丝绣得金鸳鸯。

鸳鸯交颈不飞去,与郎缝作征衣裳。

长长搓线莫教短,短线恐郎情易断。

衣成更写数行书,书中泪是蛟人珠。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寄远曲》以女性的口吻,深情地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爱情的执着与忧虑。

首句“美人别后关山长”,开门见山地点出离别之苦,将空间的距离感与时间的漫长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思念氛围。接着,“买丝绣得金鸳鸯”一句,通过女子精心绣制鸳鸯图案,不仅体现了她对爱情的珍视,也暗含了对两人关系的期许——鸳鸯象征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鸳鸯交颈不飞去,与郎缝作征衣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主题。鸳鸯交颈象征着男女之间的亲密无间,女子将这份情感寄托在为爱人缝制的衣物上,既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两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长长搓线莫教短,短线恐郎情易断”则通过搓线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缝制衣物时的小心与谨慎,以及对爱人情感的担忧。搓线的长度象征着情感的延续,女子希望这份情感能够长久不变,避免因任何微小的疏忽而使情感断裂。

最后,“衣成更写数行书,书中泪是蛟人珠”以书信作为情感的载体,女子在衣物上附上书信,字里行间满载着对爱人的思念与关怀。泪水如同蛟人珠般珍贵,不仅增添了诗作的凄美之感,也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古代女子在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她们对于爱情的执着与守护。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懊恼曲

懊恼复懊恼,懊恼无人知。

阿婆不嫁女,夜夜守空闺。

形式: 乐府曲辞

吟叹曲

王子乔,好神仙,吹玉笙,上青天。

七月七日缑山颠,青鸾白鹤相后先。

安得金丹蜕凡骨,我亦从之凌紫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双凫曲

江上春生蒲叶短,双凫昼卧晴沙暖。

一声欸乃钓船归,锦翼斑斑相逐飞。

形式: 乐府曲辞

鸡鸣曲三首(其一)

晨鸡初鸣当夜半,少妇出房愁思乱。

晨鸡再鸣月入帷,少妇出门郎马嘶。

晨鸡三鸣月在道,道上马嘶声渐杳。

马嘶渐杳鸡乱鸣,桃灯泣泪天未明。

后夜闻鸡北窗下,梦里鸡声候郎马。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