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国开赴湘阴

听取闽山父老谣,屡曾游戏试牛刀。

双凫泽国翩翩去,一鹗秋风渐渐高。

书至未忘千树橘,政成须种满城桃。

早归宣室膺前席,莫漫江头赋广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倾听福建山区老人的歌谣,我曾多次轻松尝试新事物。
两只野鸭在水乡轻盈地飞去,一只鹰在秋风中逐渐翱翔升高。
收到书信仍记得千树橘子的丰收,政绩卓著需遍植满城桃花。
尽早回到朝廷受到重用,不要随意在江边吟咏《离骚》这样的长诗。

注释

闽山:指福建省的山区。
谣:歌曲或民间故事。
游戏试牛刀:比喻轻松尝试新事物。
双凫:两只野鸭。
泽国:水乡,湖泊众多的地方。
一鹗:一只鹰。
政成:政绩显著。
宣室: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膺前席:受到重视,坐在前面的位置。
赋广骚:吟咏《离骚》这样的长篇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为赵国开赴湘阴任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闽山父老的传说和自然景象,寓言丰富,寄寓了对友人的期许与告诫。

首句“听取闽山父老谣”,以闽山的古老传说开场,暗示赵国开此行将面临新的挑战和责任。次句“屡曾游戏试牛刀”则暗指赵国开有过丰富的历练和才能,如同磨砺过的利剑,准备在湘阴大展拳脚。

第三、四句“双凫泽国翩翩去,一鹗秋风渐渐高”运用比喻,以双凫(水鸟)轻盈飞翔和一鹗(猛禽)振翅高飞,象征赵国开将在湘阴如鱼得水,逐渐崭露头角。秋天的意象也寓意着新的开始和丰收的希望。

第五句“书至未忘千树橘”,表达了对赵国开不忘根本,保持勤政爱民之心的期望,希望他在湘阴能像种植千树橘子一样,造福一方百姓。最后一句“政成须种满城桃”,进一步强调政绩的重要性,鼓励他以种满城桃为目标,实现地方的繁荣。

结尾两句“早归宣室膺前席,莫漫江头赋广骚”,以汉代贾谊被召回长安,受到皇帝重用的典故,激励赵国开早日建功立业,但同时提醒他要谨慎行事,避免因才华横溢而陷入困境,切勿随意发泄不满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赵国开的赞美和期待,又包含了对他的告诫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仕途的深沉理解。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赵国呈赴金坛

未成花柳种成堤,早有先声到浙西。

待得已书驯雉绩,不妨聊访旧鸾栖。

堂前风入琴三弄,江上春归雨一犁。

莫道催科能样急,也分一念到群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赵国宜之官武林

自从栖隐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

已谓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园林。

暂违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

闻道专留荐贤牍,知音当在伯牙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赵国宜赴筠州户掾

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

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

官閒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

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赵国晋随侍之江西

如今无复酒肠宽,十五年同一梦间。

岁月易从愁里换,鬓毛多向别时斑。

诸公台阁总皆著,独我山林自爱閒。

见说西风欲回首,樽前重得话间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