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斛峰尚书挽诗(其四)

当年期集所,一榜上三人。

晚节惟公在,交情独我亲。

楚东分袂久,溪上得书频。

曾共茅檐宿,因行部入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李斛峰尚书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诗中提到当年相聚时,一同登榜的三人,如今只剩李尚书一人在世,凸显了时光的无情与友情的珍贵。晚节二字,不仅赞颂了李尚书的高尚品德,也寄托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交情独我亲"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李尚书之间深厚而独特的友谊。

"楚东分袂久,溪上得书频"描绘了两人分别后的相思与联系,虽时空阻隔,但诗人通过频繁的书信往来,保持着对李尚书的关怀与思念。"曾共茅檐宿,因行部入闽"则回忆起两人共同度过的日子,以及李尚书因公务前往福建的情景,展现了他们过往的亲密与合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逝者生平的简述,既表达了对李斛峰尚书的哀悼之情,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友情之重。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斛峰尚书挽诗(其五)

三领闽麾节,名高德度宽。

苦寻盐利病,痛念郡凋残。

拟有回天奏,相期对日看。

入朝孤此意,闻者泪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其一)

声名早日到宸几,自许凌空健翮飞。

朔党家传真抱负,西州人老几招麾。

长庚穷杀狂如故,韩愈疑为傲则非。

岁晚虽为香案吏,白头终与壮心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其二)

再造功成始趣还,又从薇省去长安。

登车屡作澄清使,持橐还须文字官。

子美八哀俄入此,贺公二命只书棺。

不知庾亮埋何处,遥想悲笳泪雨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其三)

一识端平三十秋,北关重别见南州。

紫薇阁下分房住,黄檗山前并辔游。

碧水诗来秋后得,吴门书去病中投。

交情不薄相期远,底料催归记玉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