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精舍

静结罗浮屋,邻鸡远不闻。

秋到屋下田,井井皆黄云。

草堂久无梦,甘与麋鹿群。

我闻彭泽令,耻为二姓臣。

一朝任去来,柴桑漉酒巾。

披图长叹息,古今多逸民。

形式: 古风

翻译

静谧中房屋如罗浮隐居,邻家鸡鸣声也听不见。
秋天来到屋檐下的田地,稻谷熟透一片金黄。
长久以来草堂无梦,我甘愿与麋鹿为伴。
听说彭泽县令陶渊明,以身事二主感到羞耻。
他忽而离职忽而归来,常用柴桑的酒巾漉酒自乐。
看着画图我不禁长叹,古今间逸士众多。

注释

静结:静谧而隐居。
罗浮屋:罗浮山的隐居处。
邻鸡:邻居家的鸡。
远不闻:听不见。
屋下田:屋檐下的农田。
井井皆黄云:稻谷熟透如云。
草堂:简陋的草屋。
麋鹿群:与野兽为伍。
彭泽令: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耻为二姓臣:以侍奉两姓君主为耻。
任去来:随意进出官场。
柴桑漉酒巾:用柴桑的酒巾滤酒。
披图:看着画卷。
逸民:超脱世俗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隐逸的画面。诗人居住在罗浮山中的静谧小屋,远离尘世的喧嚣,连邻家的鸡鸣声都显得遥远。秋天的田野里,稻谷熟透,金黄一片,犹如云海翻腾。诗人久居草堂,梦境稀少,甘愿与自然中的麋鹿为伴,过着闲适的生活。

诗人引用陶渊明的事例,提及彭泽令拒绝为二姓之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鄙视。他想象自己也能像陶渊明那样,随时选择仕途的去留,甚至可以像漉酒巾一样洒脱地生活。最后,诗人看着画卷,感叹古今以来有多少超脱尘俗的隐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写实的田园风光和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

收录诗词(1)

殷彦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泖居

国破不共天,军行却扫地。

一言活万人,三泖终吾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翠蛟亭

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

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

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

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长松乔木倚空斜,六六峰前帝子家。

形式: 押[麻]韵

失调名

海哥风措。被渔人、下网打住。

将在帝城中,每日教言语。甚时节、放我归去。

龙王传语。这里思量你,千回万度。

螃蟹最恓惶,鲇鱼尤忧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