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父寄半夏

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

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

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

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

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

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

须臾被辛螫,弃馀不复藏。

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

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

中宵方稍定,久此灯烛光。

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

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高冈。

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

各以类自播,敢问孰主张。

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

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

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

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

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常父寄半夏》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描述家人对收到的半夏药材的反应,展现了生活中的幽默与温情。

诗的开篇“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点明了药材的产地和来源,暗示了这份礼物的珍贵。接下来,“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描绘了半夏的形态和长途跋涉带来的期待。当家人打开包裹时,“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表现了孩子们的惊喜之情,而“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则体现了他们对药材知识的初步了解。

随后,诗中通过“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描绘了孩子们争抢的情景,生动有趣。紧接着,“须臾被辛螫,弃馀不复藏”描述了孩子们尝试后因辛辣而放弃的情景,充满了童真与趣味。最后,“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展现了父亲既惊讶又幽默的反应,以及他如何帮助孩子们缓解不适。

诗的结尾部分“中宵方稍定,久此灯烛光。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高冈。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各以类自播,敢问孰主张。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思考,以及对药物知识的探讨。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人类如何在自然法则下生存和适应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智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送董监部赴举

西风槐半黄,行客车马动。

扬鞭望都城,壮气不可控。

朝廷新改科,诗赋斥无用。

君能通古书,义理善折衷。

先锋陈典谟,后骑出歌贡。

以兹趋大敌,坐可图百中。

青春闻喜处,醉弁宫花重。

去矣当自强,勿作思归梦。

形式: 古风

惜别为从道作

尝闻直谅冠三友,自古才难非特今。

今也胁肩事谄笑,君独苦口工规箴。

我常从之求过失,箕踞慢骂犹甘心。

其言未必俱中理,披沙往往逢黄金。

今将去矣谁复嗣,已觉别恨凌秋阴。

胸中抖擞宜一尽,留作更允相思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从道

去年风云搅天暗,君马区区之海涯。

今年苦寒又访别,正是去年行役时。

信阳虽远重来得,小桃常探春消息。

如今官满去不返,又见花开谁记忆。

乾坤浩荡归无乡,岁月峥嵘老相逼。

一官奔走随所使,后期会合知南北。

篇诗惜别人少和,须知此别真可惜。

黄髯半醉舌若蜚,它日樽前无此客。

形式: 古风

出城

驻马河之西,送车皆已返。

郊原人渐少,风物秋将晚。

身如独鸟轻,意与青山远。

形式: 古风 押[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