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题芭蕉画册

萧萧意远,带烟痕写出,翠无重数。

曾向辋川图里见,残雪恁时消去。

几净宜书,窗阴碍绣,染绿闲庭宇。

夕阳遮了,浅红留在高树。

最好瘦石安排,疏花衬贴,三径移云补。

记得读书深夜坐,记得煎茶帘户。

倚枕听秋,挑灯味梦,一阵黄昏雨。

玉阶如水,暗蛩能说凉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芭蕉画册为引,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萧萧意远"四字,传达出画中芭蕉叶的疏影和深远意境。"带烟痕写出,翠无重数",则通过烟雾缭绕的笔触,展现出芭蕉叶的翠绿层次,仿佛无数翡翠叠加。

"曾向辋川图里见,残雪恁时消去",借辋川图的典故,暗示画中芭蕉或许带有古人的情感与故事,如同残雪消融,引人遐想。接下来,词人描述了静谧的读书环境,"几净宜书,窗阴碍绣,染绿闲庭宇",体现了书斋的雅致与宁静,以及芭蕉带来的盎然生机。

"夕阳遮了,浅红留在高树",傍晚的余晖洒在画上,留下一抹浅红,与翠绿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下片转向对画中景致的细致描绘,"瘦石安排,疏花衬贴,三径移云补",展现了画家的巧妙布局和细腻心思。

最后,词人回忆起深夜读书的时光,"记得读书深夜坐,记得煎茶帘户",并借黄昏雨声和秋夜凉意,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画中世界的深深沉浸。"玉阶如水,暗蛩能说凉趣",以月光如水和秋虫低鸣,收束全词,寓情于景,韵味悠长。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分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人画意境的独到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月华清.题梅花水仙画册

影醉朱栏,尘生素袜,微寒乍透书幔。

一度东风,林下自成仙眷。

醒残梦、蝶帐疑烟,抚幽操、凤琴如怨。帘卷。

认琼妃晕酒,笑持金盏。掩映冰魂数剪。

记小雪笼阴,碧云催晚。曲制红罗,雅称玉钗清宴。

故人信、枝上传来,神女步、镜中窥见。春浅。

正香齐艳并,冷心偎暖。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风蝶令.题丁香画册

粉点因风碎,脂痕带雨鲜。泥人情态尽堪怜。

瘦到海棠时候、子规天。香意浓成晕,春阴淡著烟。

玲珑结子系连环。记得越罗衫底、画裙边。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踏莎行.题潘补之希甫春驿寄诗图

旅箧封尘,行囊检韵。新诗聊当平安信。

江南莺燕解相思,梅花莫说人消损。

风味煎茶,光阴煮笋。连宵归梦无凭准。

天涯芳事忒匆匆,浅吟微醉开除尽。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阮郎归.题金匏生琛雪鸿楼图

旧游无奈晓星稀。残笺别后诗。夜窗孤负剪灯时。

月斜清梦非。来草草,去依依。断鸿知不知。

倚栏刚道莫相思。柳花吹上衣。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