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一○)

昔日不生,今日不灭。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惟一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昔日不生,今日不灭",暗示了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强调的是当下的存在和永恒不变的精神状态。"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将自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出修行者的超然心境,仿佛在飞翔的鸢岭中无始无终。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借洞山和投子两位禅师的典故,表达对高深禅理的追求,即使未亲历其境,也能领悟其精神实质。"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进一步强调禅修并非单纯依赖于师承,而是内在的觉醒和自我超越。

最后两句"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运用象征手法,象骨比喻修行者的坚定信念,寒泉和明月则象征智慧的清凉和内心的清明。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收录诗词(228)

释惟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九)

人人头顶天,脚踏地,眼里放光,鼻孔出气,与他诸佛诸祖无别无异。

因甚握节当胸,听我谩你。

莫有不被谩□么,我且问你,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毕竟是祖意是教意。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八)

杨岐栗棘蓬,吞著碍喉咙。

东山铁馂馅,浑崙苦磝磝。

诸人若要省力,不如参一个平实。

楚王渡江得萍实。

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七)

不思善,不思恶。孤迥迥,活鱍鱍。

不用追寻,不劳捉摸,只贵诸人知著落。

知著落,杨岐驴子三只脚。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六)

我心似秋月,道似又还别。

秋月有亏盈,吾心无损益。

人人只知登楼赏玩向天边觅,殊不知自己衣单下有个光明藏子十分圆满十分皎洁。

信得及,见得彻。非惟一夕欢,千古可怡悦。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