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钱塘江畔的繁华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元夕钱塘归未能”,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元宵佳节,诗人却未能返回钱塘,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思念之情。次句“玉箫谁倚画楼层”,以“玉箫”象征音乐与欢愉,反问“谁倚画楼层”,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略带寂寞的氛围,仿佛在询问着无人回应的节日盛况。
接着,“涌金门外如银月”,通过比喻将满月比作银色的光辉,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钱塘江边的景象,银月映照下的江面泛起粼粼波光,与灯火辉煌的城市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画面。最后,“何处人家不是灯”,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整个城市都被灯火照亮,无论是高耸的楼宇还是寻常的民居,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展现出元宵节热闹非凡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元宵节钱塘江畔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团圆的渴望。诗中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