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其三)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在树林中寻找舒适的心境,池塘边享受清风拂面。
偶尔调整船桨方向,不时穿过一座座小桥。
水面的波光在墙壁上映照,山影在水中摇曳不定。
没有遇见李元礼这样的高人,何处去寻觅神仙般的境界呢?

注释

林间:树林之中。
适意:舒适、惬意的心情。
清飙:清风。
稍稍:稍微、不时。
斜回楫:调整船桨的方向。
一度:一次。
水光:水面的反光。
壁际:墙壁边缘。
山影:山的倒影。
李元礼:古人名,此处可能象征高人。
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
何处要:何处能寻觅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愉悦。诗中“林间求适意”表达了诗人寻找心灵寄托之地的愿望,而“池上得清飙”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这两句通过对船只和桥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行走在山水间的体验,以及对自然景观细微变化的感受。船在水面上轻轻移动,偶尔经过一座小桥,这种场景不仅美化了周围环境,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是宁静和从容的。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两句则通过对水光与山影变化的描绘,捕捉到了自然界在光线作用下的生动景象。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表明诗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神仙境界的一种向往。这里的“李元礼”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或是朋友,而“神仙何处要”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脱俗生活状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净、高雅生活理想的意境。

收录诗词(5)

楼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伊水门

朝涉伊水门,伊水入门流。

惬心乃成兴,澹然汎孤舟。

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

竹阴交前浦,柳花媚中洲。

日落阴云生,弥觉兹路幽。

聊以恣所适,此外知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顺和

方丘既膳,嘉飨载谧。齐敬毕诚,陶匏贵质。

秀毕丰荐,芳俎盈实。永永福流,其升如日。

形式: 四言诗 押[质]韵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盛业光书府,徵人尽国英。

丝纶贤得相,群俊学为名。

宠命垂天锡,崇恩发睿情。

熏风清禁籞,文殿述皇明。

日霁庭阴出,池曛水气生。

欢娱此无限,诗酒自相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御制乾曜与张说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

睿作超千古,湛恩育万人。

递迁俱荷泽,同拜忽为邻。

道合徽音畅,芳辰景命新。

鼓钟崇享礼,鹓鹭集朝伦。

窃位思官谤,凋容谢木春。

惭多无以叙,拙备实难陈。

进绶怀三少,承光尽百身。

自当归第日,何幸列宫臣。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