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赠张汉臣游金陵(其三)

金陵南之镇,兴废满目中。

青山澹无言,万里江流东。

高楼朱雀桥,野笛交秋风。

子行览其馀,弹琴送飞鸿。

柏台云霄间,貂荐峨群公。

为言经济理,所贵贤俊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首句“金陵南之镇,兴废满目中”点明地点,金陵作为古代的重要城市,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替。接下来“青山澹无言,万里江流东”两句,以静谧的青山和奔腾的江水,营造出一种深沉而辽阔的意境,青山虽不语,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江水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高楼朱雀桥,野笛交秋风”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高楼与朱雀桥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远处传来的野笛声,在秋风中回荡,增添了几分萧瑟与宁静。这不仅展现了金陵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子行览其馀,弹琴送飞鸿”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汉臣的深情厚谊。在游览金陵之余,诗人弹起琴弦,以音乐为媒介,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借飞鸿远去的形象,寓意友情的深远与广阔。

最后,“柏台云霄间,貂荐峨群公”描绘了官场的景象,柏台指代官署,貂荐峨则是形容官员的服饰,这里通过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权力与地位,也暗含了对贤能之士的推崇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金陵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友情以及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石洞杂赋三首(其一)石洞

蜿蜒辞夷皋,迢递陟穹巘。

绵绵千万峰,苍秀入遥见。

既疲犹穿云,小息仍下阪。

崎岖到祠庵,高桧挂日晚。

人家绕稻田,窅然复平远。

园庐接烟火,篱落散鸡犬。

虽知非仙源,谅亦乐农畎。

卜居兹未能,抚景徒缱绻。

形式: 古风

石洞杂赋三首(其二)石溪

冬旱水愈涸,微流行石间。

炯如玉琐窗,屈曲相交关。

泠然落幽罅,隐约闻佩环。

择石踞其高,兀兀相对閒。

日宴遂相酌,持觞看青山。

疏雨作还止,徘徊澹忘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石洞杂赋三首(其三)石泉

重岩括元气,云窦出涌泉。

迸流络广石,百尺高帘悬。

微风度午日,烨烨生红烟。

始知穷幽讨,奇观满垓埏。

我友趁奔鹿,搴裳陟其巅。

蹇步独竛竮,矫想为欣然。

瓢汲试茶鼎,庶足凌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山家

山中烟明明,山下泉曲曲。

书声出疏林,枫叶半茅屋。

檐敖曝绵枲,园疃纵鸡畜。

寄言避世人,如此亦可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