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

山中烟明明,山下泉曲曲。

书声出疏林,枫叶半茅屋。

檐敖曝绵枲,园疃纵鸡畜。

寄言避世人,如此亦可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山家》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自然风光与农人生活的和谐共存。

首句“山中烟明明”,以“烟”字开篇,既指山间缭绕的雾气,也暗含了炊烟袅袅的生活气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接着“山下泉曲曲”,通过“泉”的流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山间的生机与活力。

“书声出疏林”,在一片稀疏的树林中传来读书之声,既表现了山居人家的文化追求,也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而“枫叶半茅屋”一句,则以红枫点缀茅屋,色彩对比鲜明,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季节更迭,岁月静好。

接下来,“檐敖曝绵枲,园疃纵鸡畜”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人的日常生活场景。晾晒棉线的场景,既体现了劳动的辛劳,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放养鸡群的自由自在,又象征着生活的闲适与满足。这些细节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丰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最后,“寄言避世人,如此亦可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自足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他鼓励那些寻求避世之人的思考:在这样的山家中,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同样可以令人满足,不必追求繁华与喧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与农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也是对心灵深处宁静与和谐的追求与表达。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江上晚兴

南堤直而崇,西岸洼以折。

中流千片帆,水日相映白。

翩翻孤鸢逝,迢递高树没。

缅思沿洄人,今古几英杰。

晚泊得鲜鱼,举杯望新月。

形式: 古风

征夫叹

六月征广徭,涂埃千丈高。

渡水波沸骨,登山汗流刀。

豺虎攫疲马,荆棘破长櫜。

贼来多如云,石洞穿千嶅。

铁甲日晒火,大旗烟涨涛。

恶溪塞断骨,乱砾纷流膏。

前年过流沙,苦寒脱鬓毛。

风裂壮士冑,雪积将军旄。

人生莫作军,寒暑相战鏖。

人生莫作军,性命如蓬蒿。

君王方神武,狐鼠何足薅。

但愿四郊静,微躯敢辞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春怀

连阴如病醒,耿耿乍离索。

钟疏山馆静,花落春衣薄。

清心近懒率,壮事成寂寞。

卧看古木枝,幽鸟午频啄。

形式: 古风

夜坐二首(其一)

月入暑未解,夜久凉始归。

山月升渐高,照见幽人衣。

幽人行未已,月亦转墙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