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与元美登郡楼二首(其二)得云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元美一同登楼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深邃。
首句“摇落高楼此对君”,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人物,高楼之上,诗人与友人相对而立,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天涯不复有离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身处天涯,也不再感到孤独,因为有知己相伴。
“衔杯大麓来秋色,倚槛邢台过白云”两句,运用了动态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举杯饮酒,仿佛与山麓中的秋色相融;倚靠栏杆,遥望远方,白云悠悠,似乎在讲述着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树杪人家漳水出,城头风雨太行分”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楼阁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漳水从树梢间流淌而出,象征着生命的源头与活力;城头的风雨与太行山脉的分界线,则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隐含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最后,“极知今日同王粲,赋就还应邺下闻”两句,以典故入诗,借用了三国时期诗人王粲的故事。王粲曾流寓他乡,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如同王粲一般,虽身处异乡,但才华横溢,所作之诗定能传扬四方。这不仅是对自己和友人才情的自信,也是对未来作品影响力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时间和艺术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