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虞太熙著作知番禺县

远师犹觉丹青似,大邑知无盘错忧。

梅岭山长因海尽,夜郎江阔傍城流。

鲸鱼浪作伧人鲙,槎客常随贾舶舟。

莫为风帆径清浅,秘书仍自有蓬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送虞太熙著作知番禺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生活的想象。

首联“远师犹觉丹青似,大邑知无盘错忧”,以“远师”比喻友人即将前往的番禺县,用“丹青”形容其风景如画,表达了对友人新任之地的美好祝愿。同时,“大邑”指番禺县,暗示此地繁华,但“无盘错忧”则表明诗人相信友人能妥善处理政务,无忧无虑。

颔联“梅岭山长因海尽,夜郎江阔傍城流”,描绘了番禺县周边的地理环境。梅岭山连绵不绝,直到海的尽头;夜郎江宽阔,环绕着县城流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番禺县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对友人旅途遥远、前路未知的关切。

颈联“鲸鱼浪作伧人鲙,槎客常随贾舶舟”,通过鲸鱼被切成鱼片、槎客(泛指海上行船的人)随商船航行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即将面对的海上生活和可能遭遇的艰辛的担忧。鲸鱼被切片象征着友人可能面临的危险或挑战,槎客随商船则暗示了友人将与商人一同出海,经历风浪。

尾联“莫为风帆径清浅,秘书仍自有蓬丘”,是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诗人提醒友人不要因为旅途的艰难而气馁,即使在海上漂泊,心中仍有归宿,即“秘书仍自有蓬丘”。这里“秘书”可能是指友人的内心世界或理想追求,“蓬丘”则象征着安全、宁静的避风港。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坚定信念、追求内心平静的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又蕴含了对远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送曹辅奉议福建转运判官(其一)

驰传典州名字高,溪山更不厌勤劳。

吏逢照胆新磨镜,事似屠牛已善刀。

颇说团茶如湩酪,欲将丹荔比葡萄。

使君诗思过泉涌,为赋佳篇悟此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张遂州

九折无艰蜀道通,使君车骑最雍容。

尚书不复拘三辅,御史仍开给五封。

接境去思棠树密,退公欢燕綵衣重。

治民固有张京兆,坐看巴人益劭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次韵和张宣德合江亭

此水此山今昔游,苍烟古木又穷秋。

起随佳士初乘兴,忽话离人始欲愁。

南极早知无到雁,北天那可际归舟。

老身学得灰心也,不是灰心泪已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寄杨十七

檐日辉辉过午天,榱风槭槭未霜前。

不甘翠叶无时落,已分黄花特地鲜。

富贵应须三寸舌,文章不及一囊钱。

诗翁白发经秋甚,为问穷愁有几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