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送虞太熙著作知番禺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生活的想象。
首联“远师犹觉丹青似,大邑知无盘错忧”,以“远师”比喻友人即将前往的番禺县,用“丹青”形容其风景如画,表达了对友人新任之地的美好祝愿。同时,“大邑”指番禺县,暗示此地繁华,但“无盘错忧”则表明诗人相信友人能妥善处理政务,无忧无虑。
颔联“梅岭山长因海尽,夜郎江阔傍城流”,描绘了番禺县周边的地理环境。梅岭山连绵不绝,直到海的尽头;夜郎江宽阔,环绕着县城流淌。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番禺县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对友人旅途遥远、前路未知的关切。
颈联“鲸鱼浪作伧人鲙,槎客常随贾舶舟”,通过鲸鱼被切成鱼片、槎客(泛指海上行船的人)随商船航行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即将面对的海上生活和可能遭遇的艰辛的担忧。鲸鱼被切片象征着友人可能面临的危险或挑战,槎客随商船则暗示了友人将与商人一同出海,经历风浪。
尾联“莫为风帆径清浅,秘书仍自有蓬丘”,是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诗人提醒友人不要因为旅途的艰难而气馁,即使在海上漂泊,心中仍有归宿,即“秘书仍自有蓬丘”。这里“秘书”可能是指友人的内心世界或理想追求,“蓬丘”则象征着安全、宁静的避风港。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保持坚定信念、追求内心平静的期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又蕴含了对远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