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

妄想如冰已尽消,朱颜日向镜中凋。

玉关万里曾投笔,草市三家却负樵。

弱水古来无路到,小山岁晚有人招。

吾庐寂寂何须笑,君看闲僧住退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妄想如同冰雪已经全部消融,红颜日渐在镜子中憔悴。
曾经在万里之外的玉门关,我曾放下笔从军,但在家乡的草市,却不得不去砍柴谋生。
自古以来,弱水之地无法通行,而小山深处,寒冬时节却有人邀请我。
我的茅庐寂静无声,无需嘲笑,你看那闲散的僧人就住在简陋的僧舍之中。

注释

妄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冰:冰雪,比喻困难或障碍。
朱颜:红润的脸色,代指青春和美貌。
凋:凋零,衰败。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边塞。
投笔:弃文从武,指从军。
草市:古代农村集市。
负樵:背柴,指砍柴谋生。
弱水:神话中的难渡之水,象征艰难险阻。
无路到:无法到达。
小山:可能指隐居之处。
岁晚:深冬时节。
有人招:有人邀请。
吾庐:我的茅庐,代指自己的居所。
寂寂:寂静无声。
何须笑:何必嘲笑。
闲僧:无所事事的僧人。
退寮:简陋的僧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岁晚的自我反省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妄想如冰已尽消,朱颜日向镜中凋"两句,写出了词人对往昔幻想的彻底摒弃,以及年华老去、容颜凋零的无奈。接下来的"玉关万里曾投笔,草市三家却负樵"则表达了词人过去可能有过远大的抱负和壮志未酬,但现实中却只能沦落为平凡之人的境遇。

第三句"弱水古来无路到,小山岁晚有人招",弱水在此象征着难以企及的境界,而小山则是词人目前所处的隐逸生活。这里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情怀和愿望。

最后两句"吾庐寂寂何须笑,君看闲僧住退寮"表达了词人对现实世界的淡然与超脱,他所居住的庐舍虽然清贫但心境自在,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和世人的评判,而是像一位闲适的僧人一般,安住于自己的归宿之地。

整首诗流露出词人对于生命最后阶段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高远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和自我的深邃理解。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孙伯符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

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尧庙

帝与天同大,天存帝亦存。

桑麻通绝徼,箫鼓出深村。

水至孤亭合,山居列岫尊。

尚馀土阶意,樵牧践篱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岁晚试笔一首

忆与诸贤共造廷,暮年屈指略凋零。

颜郎衫色有时紫,潘令鬓毛无日青。

小草自应惭远志,落英犹足制颓龄。

左丞岂识吾诗者,举向村姑倚树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延平汤使君惠双溪楼记跋以小诗

吾评此记前无古,历历溪山在目中。

潦后数椽谁朴斲,云间千尺忽青红。

比滁亭笔尤高简,与洛桥碑角长雄。

父老皆云侯苦节,咄嗟幻出化人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