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史院从事日感怀》由金代诗人耶律履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身境遇,表达了对历史功名的反思和对理想抱负的坚守。
首联“不学知章乞鉴湖,不随老阮醉黄垆”以反问的形式,表明诗人不愿效仿李泌(知章)求取避世之地,也不愿像阮籍那样沉溺于酒色。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李泌曾请求退隐到鉴湖,而阮籍则以饮酒来逃避现实。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颔联“试从麟阁诸贤问,肯屑兰台小史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麟阁是汉代表彰功臣的场所,兰台则是指负责记录历史的官署。诗人在这里询问那些历史上的贤人,是否愿意成为记录琐碎小事的小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地位和功名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自省。
颈联“一战得侯输妄尉,长身奉粟愧侏儒”则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功名的反思。这里“一战得侯”可能是指一次成功的战役或仕途上的晋升,“妄尉”可能是诗人自谦的称呼,意为不切实际的官职。而“长身奉粟”可能指的是长期为官,但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或成就,“侏儒”则可能象征着微不足道的地位。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功名虚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追求理想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的自省。
尾联“禁城钟定灯花落,坐拊尘编惜壮图”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史院工作的场景。禁城代表权力中心,钟声已定意味着一天的工作结束,灯花落象征时间流逝。诗人坐在满是灰尘的书籍旁,抚触着这些记载历史的文献,表达了对过去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对历史的深深敬仰。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身境遇,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