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楚城驿

雨过尘埃灭,沿江道径平。

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

寂历闲吟动,冥濛暗思生。

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

宿犬闻铃起,栖禽见火惊。

昽昽烟树色,十里始天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雨后尘土沉降,沿江的道路变得平坦。
月亮在夜晚即将结束时升起,人们趁着清晨的凉爽出行。
寂静中吟咏声响起,朦胧中思绪涌动。
荷塘上露珠的气息弥漫,稻田的垄沟里泉水潺潺。
熟睡的狗听到铃声而醒来,栖息的鸟儿见到火光而受惊。
微弱的烟雾中的树木色彩,直到十里之外才看见天开始放亮。

注释

雨过:雨水过后。
尘埃灭:尘土沉降。
沿江:沿着江边。
道径:道路。
月乘:月亮升起。
残夜:夜晚即将结束。
人趁:人们趁着。
早凉:清晨的凉爽。
寂历:寂静。
闲吟:吟咏,诗歌朗诵。
冥濛:朦胧,模糊不清。
暗思:暗中的思考。
荷塘:长满荷花的池塘。
翻露气:露珠蒸发。
稻垄:稻田的田埂。
泻泉声:水流的声音。
宿犬:熟睡的狗。
闻铃起:听到铃铛响。
栖禽:栖息的鸟儿。
见火惊:看到火光受惊。
昽昽:光线微弱的样子。
烟树色:烟雾缭绕的树木颜色。
十里始天明:直到十里之外,天色才逐渐明亮起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之间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诗人首先写雨后初晴的情境,“雨过尘埃灭”,表明大地已被洗涤干净,而“沿江道径平”则描绘出一条平坦的道路,彰显了行走的舒适与便捷。接着,“月乘残夜出”和“人趁早凉行”交织出了夜色渐退、晨光初露的人们急促而又从容地踏上旅程的情景。

在这清新的早晨,诗人的心中也有了情感的流动,“寂历闲吟动”表达了一种静谧的意境,而“冥濛暗思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感慨。

接下来,“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两句,不仅描绘了早晨荷塘中露珠闪耀以及稻田间清泉涌动的声音,而且还通过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而“宿犬闻铃起,栖禽见火惊”则从动物的角度刻画出早晨的喧嚣和生命的活力。狗听到铃声便苏醒,而鸟儿则是被火光所惊扰,这些细节丰富了场景,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生动感。

最后,“昽昽烟树色,十里始天明”描绘出晨雾中树木朦胧的颜色,以及天色逐渐明朗的过程。这里的“昽昽”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早晨薄雾弥漫的情景,而“十里始天明”则告诉我们,直到走了相当远的距离,才能完全看清周围的环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晨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好的热爱。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韵寄微之

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

管弦三数事,骑从十馀人。

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

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

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

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

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

彼此年将老,平生分最亲。

高天从所愿,远地得为邻。

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

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浙右称雄镇,山阴委重臣。

贵垂长紫绶,荣驾大朱轮。

出动刀枪队,归生道路尘。

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

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

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早春独游曲江

散职无羁束,羸骖少送迎。

朝从直城出,春傍曲江行。

风起池东暖,云开山北晴。

冰销泉脉动,雪尽草芽生。

露杏红初坼,烟杨绿未成。

影迟新度雁,声涩欲啼莺。

闲地心俱静,韶光眼共明。

酒狂怜性逸,药效喜身轻。

慵慢疏人事,幽栖逐野情。

回看芸阁笑,不似有浮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早朝

鼓动出新昌,鸡鸣赴建章。

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

宫漏传残夜,城阴送早凉。

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

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

汉庭方尚少,惭叹鬓如霜。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有小白马乘驭多时奉使东行至稠桑驿溘然而毙足可惊伤不能忘情题二十韵

能骤复能驰,翩翩白马儿。

毛寒一团雪,鬃薄万条丝。

皂盖春行日,骊驹晓从时。

双旌前独步,五马内偏骑。

芳草承蹄叶,垂杨拂顶枝。

跨将迎好客,惜不换妖姬。

慢鞚游萧寺,闲驱醉习池。

睡来乘作梦,兴发倚成诗。

鞭为驯难下,鞍缘稳不离。

北归还共到,东使亦相随。

赭白何曾变,玄黄岂得知。

嘶风觉声急,蹋雪怪行迟。

昨夜犹刍秣,今朝尚絷维。

卧槽应不起,顾主遂长辞。

尘灭骎骎迹,霜留皎皎姿。

度关形未改,过隙影难追。

念倍燕求骏,情深项别骓。

银收钩臆带,金卸络头羁。

何处埋奇骨,谁家觅弊帷。

稠桑驿门外,吟罢涕双垂。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