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马孝思的《龙眠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隐逸的画面。首句“龙眠宜是逃名地”表达了龙眠山作为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次句“忆昔公麟隐此闲”借古人公麟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隐逸氛围。
“尽有壶觞追北海,不贪仕宦惜南山”通过饮酒作乐(壶觞)和对仕途的放弃(不贪仕宦),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志趣,将北海(指隐逸生活)与南山(象征隐居)相对照,深化了主题。
“桃梅逐路争开落,麋鹿亲人共往还”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桃花、梅花盛开又凋零,麋鹿与人和谐相处,描绘出一幅田园诗意的生活图景。
最后一句“春色定知游客遍,风尘怜我滞江关”以春天的普遍和风尘中的困顿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江关(可能指边关或羁旅之地),但心中仍向往着如春色般自由无拘的生活,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归隐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龙眠山为背景,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