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辟西湖(其二)

新堤喜绕几纡萦,挈榼携壶出满城。

萍破烟纹容棹过,石开云罅看人行。

亭浮横照波中影,僧拾残霞树杪声。

不必凤凰山上问,此山东向面湖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新筑的堤岸令人欢喜,蜿蜒曲折,满城的人们都带着酒壶出门游玩。
水面的浮萍像烟纹般散开,允许小船轻轻划过,石头缝隙间露出云彩,行人如在其中穿行。
亭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僧人的声音从远处的树梢间传来,像是捡起残余的晚霞。
无需再到凤凰山去探寻,这里东边就是湖边,景色开阔而平静。

注释

新堤:新建的堤岸。
绕:环绕。
几纡萦:弯曲缠绕。
挈榼:提着酒壶。
携壶:拿着酒壶。
萍破:浮萍分开。
烟纹:如烟的波纹。
容:允许。
石开:石头缝隙打开。
云罅:云层的缝隙。
亭浮:亭子倒映。
横照:横斜的光影。
僧拾:僧人发出的声音。
残霞:傍晚的残余霞光。
树杪:树梢。
不必:无需。
凤凰山:地名,可能象征名胜。
山东向:东边的方向。
面湖平:面向湖面,视野开阔。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㟽的《重辟西湖(其二)》描绘了西湖新堤的美景。诗人欣喜地漫步在蜿蜒的新堤上,提着酒壶,全城的人似乎都随之而来,共享这欢乐的时刻。湖面上,萍叶破开如烟纹,舟行其间显得轻盈;石缝间云隙可见行人踪影,增添了神秘感。湖亭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僧人的诵经声从树梢间传来,犹如余音绕梁。诗人强调无需远至凤凰山去寻访美景,因为眼前这座东向的山已经与湖水相接,视野开阔,湖水平静如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宜人,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新貌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收录诗词(5)

林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西湖山岩二首(其二)

坐对高舂放晚衙,舂米和石也穿芽。

鸥边云阔三千顷,树杪烟横数万家。

贮月未圆松琐碎,怯风无力竹攲斜。

叮咛好护湖山景,养得阴成宿莫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题西湖山岩二首(其一)

咫尺移文唤即应,此亭便可配韩亭。

溪流横过一湾碧,山色平分两岸青。

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

云烟满目皆亲种,留与邦人作画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重辟西湖(其一)

镜奁平处小桥西,桥外轻鸥掠镜飞。

凿破青云放山出,拨开碧藓引湖归。

带烟插柳阴虽瘦,趁雨栽荷绿已肥。

欲借禽鱼祝君寿,君恩宽大此情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閒居

宿草江边阁,临流发啸歌。

所观得病少,岂在蓄书多。

生子能无贵,居身不可过。

苟图销旦夕,青鬓长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