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代作

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

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

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

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一思量。

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

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绿丛中的篱笆菊花点缀着娇艳的黄色,正值重阳佳节,却让人倍感忧伤。
秋风猛烈,天空高远,南飞的大雁不成队列。
这次去你的地方,我心中揣测距离的远近,只见秋水辽阔,碧空无际。
你的心像我一样,我像你一样,两颗心都因分离而痛苦,思念绵长。
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愁绪,秋天的景色也显得凄清。
最近的新词似乎在埋怨我,但无处可以倾诉,只能在兰花香中默默哭泣。

注释

篱菊:篱笆上的菊花。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归雁:秋季南迁的大雁。
郎边:对对方的称呼,这里指男方所在地。
秋水:秋天的江河湖水,常用来形容辽阔的视野。
兰房:古代女子闺房,这里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宋词《江城子·代作》是高观国所作,以女子的口吻表达情感。开篇“绿丛篱菊点娇黄”描绘了秋日篱笆旁的菊花盛开,色彩明丽,但女子的心境却因重阳节的到来而变得哀愁。"过重阳。转愁伤"直接表达了对节日的感伤,因为重阳节常常引发离别之愁。

接下来,“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借景抒情,秋风吹得急促,天空高远,大雁无法成群结队,暗示了主人公与远方郎君的分离状态。她担忧着他的行程,不知他此刻是否能感受到她的思念:“此去郎边知近远”。

“秋水阔,碧天长”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漫长,加重了女子的相思之苦。她与郎君的心境相似:“郎心如妾妾如郎”,他们都深陷在离别的痛苦中。

“两离肠。一思量”直抒胸臆,表达了两人分离后难以言表的愁肠百结。随着季节变换,“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即使春天来临,也无法驱散她心中的愁绪,秋天的景色也显得格外凄清。

最后,“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揭示了女子读到郎君的新词,从中感知了他的怨恨,却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能独自在闺房中哭泣,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重阳佳节对远方郎君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

小舫半帘山色,断桥两岸秋阴。芙蓉消息已愁深。

红染云机翠锦。几度烟波共酌,半生风月关心。

飞来鸥鹭是知音。一笑歌边醉醒。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齐天乐(其二)菊

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

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

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

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

南山依旧翠倚,采花无限思,西风吹醒。

万蕊金寒,三秋梦好,曾记餐英清咏。斓斑泪沁。

怕节去蜂愁,雨荒烟暝。明日重阳,为谁簪短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三)中秋夜怀梅溪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

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危阑静倚。

正玉管吹凉,翠觞留醉。

记约清吟,锦袍初唤醉魂起。

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

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归心对此。

想斗插天南,雁横辽水。试问姮娥,有谁能为寄。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一)

碧云阙处无多雨,愁与去帆俱远。倒苇沙闲,枯兰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楼阴纵览。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风,袖罗香自去年减。

风流江左久客,旧游得意处,朱帘曾卷。载酒春情,吹箫夜约,犹忆玉娇香软。尘栖故苑,叹璧月空檐,梦云飞观。送绝征鸿,楚峰烟数点。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