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源郡的官员薛昱,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清廉的作风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歌颂。"郡号清源,官有清德",开篇即点明了清源郡的名称以及官员薛昱的清正廉洁之德。"清源"二字寓意着水源清澈,引申为地方政治清明,而"官有清德"则直接赞扬了薛昱作为官员的道德品质。
整首诗虽然未完整呈现,但从这四句中可以感受到对薛昱的崇高评价。他不仅在职位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更是在个人品德上树立了楷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这种以诗赞颂官员的风气,在唐代乃至中国古代社会中颇为常见,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道德操守的重视与推崇。
通过"清源"这一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纯净与官员的清廉相联系,寓意深刻,既赞美了薛昱的个人品质,也寄托了人们对官员应具备高尚道德的期待。这样的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共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