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英梅轩

平生忠孝两难忘,乞得邻州近故乡。

清白夜晴千里月,肃严秋迥一天霜。

数行径彻临清晓,半印香消倚夕阳。

记取东轩谈笑处,庭梅他日似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世英梅轩》。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对忠孝的坚守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肃穆。

首联“平生忠孝两难忘,乞得邻州近故乡”,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品质与情感,表达了对忠孝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个人品德的高尚,也流露出对家庭和土地的深厚情感。

颔联“清白夜晴千里月,肃严秋迥一天霜”,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晴朗的夜晚和秋日的严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月光皎洁,霜华满地,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颈联“数行径彻临清晓,半印香消倚夕阳”,进一步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清晨的露水,夕阳的余晖,都暗示着时光的匆匆,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尾联“记取东轩谈笑处,庭梅他日似甘棠”,则将情感聚焦于一个具体的场景——东轩的谈笑声中,以及未来庭前梅花的盛放,如同古代贤者的甘棠之喻,表达了对友情与美好回忆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诗人对忠孝、故乡、友情以及美好未来的深情寄托,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送琳上人

髯琳身小胆崔嵬,严冷中藏热肺怀。

京洛归来尝自说,湘山游遍与谁偕。

解将骨董藏涪叟,又负籚篅访了斋。

更说开春南岳去,要寻浯水看磨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次韵信民教授谢无逸游南湖

春游每觉客愁消,最爱晴湖涨柳桥。

鸭绿皱寒初拍岸,鹅黄照影自垂条。

恼人风物今如许,著意春光已不撩。

但得与君同一醉,何辞日日作诗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思禹兄生日

文章瑞世本奇豪,风鉴霜天夜月高。

且袖玉堂批诰手,戏来山邑试牛刀。

意长千里奔赪尾,恩重三山压巨鳌。

满荐寿觞何所祝,祝公亲见折蟠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崇仁县与思禹闲游小寺啜茶闻棋

平生阅世等虚舟,临汝重来又少留。

携弟来逃三伏暑,入门拾得一轩秋。

隔墙昼永闻棋响,阴屋凉生见树幽。

又值能诗王主簿,饭馀春露啜深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