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不详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
我麦根已濡,各得在仓廪。
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
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簟。
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沈。
客亦爱杯尊,思君共杯饮。
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
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山泽多饥人,闾里多坏屋。
战争且未息,徵敛何时足。
不能救人患,不合食天粟。
何况假一官,而苟求其禄。
近年更长吏,数月未为速。
来者罢而官,岂得不为辱。
劝为辞府主,从我游退谷。
谷中有寒泉,为尔洗尘服。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
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
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
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
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
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
况曾经逆乱,日厌闻战争。
尤爱一溪水,而能存让名。
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