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踏月调方容

明月出树间,良夜气以静。

溪水鸣潺潺,柔浪撼倒景。

吾徒乃无事,投足避闾井。

故人送柴门,有烛未须秉。

穿汀互歌答,花径曲于绠。

碧海流清光,搜奇刻妆靓。

造化无停机,变态在俄顷。

林深杂渔唱,不异太古永。

名浮何足竞,蹙蹙究靡骋。

神役中动摇,就儒耻进幸。

诗书散左右,字字尽斫郢。

微言立根株,内固则外屏。

惟我二三子,相对心耿耿。

交病还交攻,自励诚自幸。

悔尤何穷斯,掩德讵一眚。

波澜触尘网,谐笑蹈语阱。

林杪落梵钟,流响发深省。

爽气涤酒肠,野色洗诗境。

感愤机两忘,风露戛衣冷。

一啸溪光溶,归路散人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清代杨士凝的《溪上踏月调方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明月出树间,良夜气以静”展现出明亮的月光穿透树林,夜晚的寂静让人心灵沉静。溪水潺潺,轻柔的波浪仿佛在摇曳倒映的景色,寓言着生活的琐碎与自然的和谐。

诗人与朋友们无事可做,随意漫步,避开世俗的纷扰,享受这份恬淡。朋友送来烛火,但并未点燃,暗示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自然的光亮和歌声中。他们在汀洲上互相应和,歌声悠扬,穿过花径,如同丝线般缠绕。月光如碧海般流淌,照亮了周围的美景,大自然的变化瞬息万变。

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名利之争无谓,更愿在自然与诗书中寻求心灵的安宁。他们沉浸于诗书之中,字字句句都充满深意,如同斧凿精美的艺术品。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相互激励,也自我反省,认识到过失并努力改正。

月光洒在水面,梵钟声从林梢落下,带来深沉的启示。清新的空气洗涤了酒后的醉意,野外的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在这份宁静与感怀中,诗人忘记了烦恼,只剩下溪光与影子相伴归途。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

杨士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蒙山

东蒙何嵯峨,禋祀自上古。

山空响寒林,神灵啸洞府。

白云流其间,出岫作风雨。

日暮樵担稀,寒鸦自来去。

形式: 古风

恭寿杖歌为虚舟丈赋

吾闻桃竹产自铜梁山,滇池赤藤光斑斓。

岂如黄山白岳千岁连理木,枝柯交错文采珊瑚殷。

斫成拄杖不佻复不笨,形模两两文螭蟠。

实中密节中尺度。铭词刀剑兼盂槃。

恭寿先生廿年前,征车使节无时间。

桐溪荆溪互游历,南走楚越西秦关。

挂冠归来越一纪,买田筑室蓉湖湾。

葛陂老龙手中握,踏遍江北江南山。

而我百事欲屏弃,日奉谈笑开容颜。

读书之台望湖阁,烟消日出悬铜钚。

杖头百钱亦易办,青鞋布袜相追攀。

形式: 古风

杂咏二首(其二)

避世金门不厌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相逢北阙青云客,谁和南山《白石吟》?

数箸能谈天下事,千秋须识古人心。

贾生已去王通逝,独立苍茫感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居

松石斗嶙峋,奇山逢故人。

往来天际路,吟啸梦中身。

三月雪犹冻,一岩花不春。

泉声云外落,洗尽十年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