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龙潭夜月”为主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李雰在清朝时期创作了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潭水、露珠、云影以及龙的和谐共存之景。
首句“月皎寒潭清”,开篇即以皎洁的月光与清澈的潭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月光如银,洒在寒潭之上,使得潭水显得更加清澈透明,仿佛能照见人心。
接着,“夜深秋露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凉意。深沉的夜晚,秋露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洁白,增添了几分秋日特有的清新与凉爽。
“骊龙自在眠”描绘了一幅龙在潭中自由休息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在。骊龙,作为传说中的神龙之一,其自在眠态象征着自然界的平和与生命的宁静。
最后,“云影荡天碧”将视线拉高,描绘了天空中云影飘动的景象,与前文的月、潭、露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夜空画卷。碧蓝的天空中,云影随风荡漾,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月、潭、露、龙、云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