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营田司杜希圣提领

行李担书一鹤随,莲香㡘幕政声驰。

山川太史九州记,桑稼豳风七月诗。

如晦箕裘传相种,少陵衣钵付孙枝。

谋身儒术谁云拙,尧舜君民正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挑着书担携带着一只鹤,莲香飘散帷幕间政事疾驰。
山川大地记录在太史的篇章,农事诗篇描绘着豳地的风俗。
如同晦暗中的家族传统延续,杜甫的才学由子孙继承发扬。
以儒家思想谋生,谁说这笨拙,正逢尧舜般君民共治的时势。

注释

行李担:挑着担子。
书:书籍。
鹤:仙鹤,象征高洁。
莲香:莲花的香气,象征清雅。
㡘幕:帷幕,指朝廷。
政声驰:政事繁忙。
山川太史:历史记载中的山川。
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区域。
桑稼:农耕生活。
豳风:古地名,这里指农耕文化。
七月诗:指农事诗。
如晦:比喻世道不明。
箕裘:指祖业、家风。
相种:传承延续。
少陵:杜甫的别称,少陵野老。
衣钵:学问和技艺的传授。
儒术:儒家的学术或处世之道。
拙:笨拙,这里指不以为意。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
君民:君主与民众。
此时:当前的时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黄庚的作品,题为《呈营田司杜希圣提领》。诗中表达了对杜希圣的敬意和对其工作的赞扬。首句“行李担书一鹤随”,描绘了杜希圣带着书籍和鹤的形象,显示出其学者风范和旅途中的雅致。次句“莲香㡘幕政声驰”则以莲花的清香比喻他的清廉声誉,政绩显著。

第三句“山川太史九州记”,将他比作记录国家山川历史的太史,暗示他在管理营田事务中的深远眼光和责任。第四句“桑稼豳风七月诗”进一步赞美他关注民生,如同《诗经·豳风》中描述农事的篇章,体现了他的仁政情怀。

第五、六句“如晦箕裘传相种,少陵衣钵付孙枝”,运用典故,表达杜希圣继承了家族的优秀传统,像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那样将文学和治国之道传承给后辈。最后一句“谋身儒术谁云拙,尧舜君民正此时”,高度评价杜希圣的才能,认为他在当前时代以儒家理念治理百姓,堪比古代贤明君主尧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杜希圣的才情、德行和对社会的贡献,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其四)

我来闲吊古,触景觉凄凉。

踏石云侵履,扪萝露湿裳。

森森林木茂,馥馥野花香。

寺近寻僧话,谈禅坐竹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王可交升仙台

仙翁不可见,惟有一空亭。

地冷春留雪,林深昼见星。

松篁团秀色,兰蕙吐幽馨。

立尽斜阳影,閒看鹤刷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其二)

异人钟秀气,草木亦精神。

见说为渔父,谁知悟道真。

仙家多胜景,世路有迷津。

安得骑黄鹤,相随入昊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其一)

人去台犹在,飞升事可嘉。

神仙多变幻,尘世总虚花。

炼气颜难老,劳心鬓易华。

千年留古迹,题咏属诗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