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亭偶书

城中尘土眯人眼,堤上风烟醒客心。

沙拥河声时断续,云含野色屡晴阴。

平芜点白鹭双起,细柳弄青蝉一吟。

魏北古来车马地,此亭偶尔得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城市中的尘土刺痛了眼睛,河堤上的风烟却让游子心情清醒。
河水在沙土间时有时无,云彩裹挟着野外的色彩,忽明忽暗。
广阔的草地有两只白鹭翩翩起飞,细细的柳树下传来蝉鸣声声。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车水马龙之地,这个亭子偶尔能让人找到宁静的探索。

注释

尘土:指城市的灰尘。
风烟:指雾气和炊烟,象征着乡村的气息。
沙拥:形容沙粒堆积的样子。
野色:野外的景色,自然风光。
平芜:平坦的草地。
魏北: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北方地区。
幽寻:幽静的探索或寻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城市与郊野相融的宁静画面。首句"城中尘土眯人眼"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繁忙,尘土飞扬使人难以睁开眼睛。然而,诗人转向堤岸,"堤上风烟醒客心",清风拂面,烟雾缭绕,让人心灵得到了片刻的舒缓和清醒。

接下来的两句"沙拥河声时断续,云含野色屡晴阴",通过河水的声音和变幻莫测的云彩,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生动与韵律。沙石与流水的交织,以及云彩带来的光影变化,使得景色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富有诗意。

"平芜点白鹭双起,细柳弄青蝉一吟"描绘了开阔的草地上有两只白鹭翩翩起飞,细柳轻摇,伴随着蝉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白鹭和蝉以动态的生命力。

最后,诗人以历史的视角感慨道:"魏北古来车马地,此亭偶尔得幽寻",表达了对瓦亭这一历史遗迹的偶然发现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繁华与今日宁静对比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瓦亭偶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以及诗人在此处找到的片刻宁静与历史的沉思,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情怀。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九日

雁落霜清对此辰,蚁浮酒浊唤何人。

二年不见江南弟,九日空怜渭北身。

白发转多羞插帽,黄花漫好拟沾巾。

功名又逐秋风晚,惟有登高诗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安上巳日对雨忆杭州

三月吾乡三日盛,一春盛事一时传。

山花迎笑探芳骑,水鸟惊飞张乐船。

今对清樽看细雨,更搔短发数流年。

曲江芜没不堪觑,那复丽人来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安春日

白入双吟鬓,衰侵一病身。

年光不贷老,春色似欺人。

鸟破日边雾,花飘风外尘。

还将感时泪,对酒洒咸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长安春日感怀

谁道关中节候迟,晴川二月并参差。

有期去燕寻归栋,不改新花发旧枝。

宦路飘飖无定所,客颜憔悴异当时。

林花巢燕休相笑,揽照怀乡已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