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倾杯乐

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

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

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

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

轻车趁马,微尘杂雾,带晓色、绮罗生润。

花阴下、瞥见仍回,但时闻、笑音中香阵阵。

奈酒阑人困。残漏里、年年馀恨。

归来沈醉何处,一片笙歌又近。

形式: 词牌: 倾杯乐

翻译

梅花花瓣如粉,冬寒尚未完全消退,腊月的雪还未融化殆尽。
装饰着彩色箔纸的高楼上下,灯火万盏,金莲花互相辉映。
香气弥漫的小径上,随着每一步,画鼓声声紧促。
天空无云,月光如水,夜晚渐长,清风徐来。
轻盈的车马在薄雾中穿行,带着破晓的色彩,华丽的衣物显得湿润。
在花荫下,偶尔回头,只听见笑声中飘来的阵阵香气。
然而,酒意阑珊,人已疲惫,漏壶滴答,每年都有余留的遗憾。
不知归去何处,笙歌一片又近在耳边,让人迷茫。

注释

梅英:梅花花瓣。
尚浅寒:冬寒尚未深重。
腊雪:冬季的雪。
布彩箔:装饰着彩色箔纸。
金莲:比喻华丽的灯光。
画鼓:装饰性的鼓声。
霄汉:天空。
笙歌:音乐和歌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宴饮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梅花、灯火、楼阁等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宴会画面。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往年的回忆。

首先,“梅英弄粉”、“尚浅寒、腊雪消未尽”两句交代了时节,是春季初期,梅花刚好,寒意尚存。接着,“布彩箔、层楼高下,灯火万点,金莲相照映”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宴会图景,色彩斑斓,光影交错。

“香径纵横,听画鼓、声声随步紧”则是对宴会中乐音和行走在花间道路上的感受。"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写出了夜深人静后的天气变化,既有月色如水的宁静,也有夜晚露出的清风。

“轻车趁马,微尘杂雾,带晓色、绮罗生润”则是对次日清晨出行的情景,车马并进,衣物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花阴下、瞥见仍回,但时闻、笑音中香阵阵"表达了诗人在花阴之下偶尔看到美好场景,以及听到欢笑声中夹杂着花香。

最后,“奈酒阑人困。残漏里、年年馀恨。归来沈醉何处, 一片笙歌又近”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日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以及在宴会中沉醉的惆怅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怀旧与期待的情感。

收录诗词(21)

沈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宋词》存词22首

  • 字:会宗,吴兴(今浙江吴兴)人,生平不详
  • 生卒年:?~?

相关古诗词

梦玉人引

旧追游处,思前事、俨如昔。

过尽莺花,横雨暴风初息。

杏子枝头,又自然、别是般天色。

好傍垂杨,系画船桥侧。

小欢幽会,一霎时、光景也堪惜。

对酒当歌,故人情分难觅。水远山长,不成空相忆。

这归去重来,又却是、几时来得。

形式: 词牌: 梦玉人引

清商怨

城上鸦啼斗转。渐渐玉壶冰满。

月淡寒梅,清香来小院。谁遣鸾笺写怨。

翻锦字、叠叠如愁卷。梦破胡笳,江南烟树远。

形式: 词牌: 清商怨

菩萨蛮(其一)

相逢无处无尊酒。尊前未必皆朋旧。酒到任教倾。

莫思今夜醒。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

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

春城迤逦层阴绕。青梅竞弄枝头小。江色雨和烟。

行人江那边。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

落日醉醒闲。一春无此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