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世英母夫人

异乡萍梗寄生涯,朝露俄惊叹落花。

蒿里歌传风正惨,萱堂香冷月空斜。

魂归故国三千里,地卜高原一万家。

明日送车应击毂,不堪阁泪听边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异乡漂泊的生活如同浮萍,清晨的露珠转眼间感叹凋零的花朵。
荒野中的歌声传来,风声凄厉,母亲的房间寂静,只有冷月斜照。
灵魂渴望回归千里之外的故乡,高原上居住着无数人家。
明天送别离去的车辆,恐怕难以承受,只能忍泪倾听边疆的胡笳声。

注释

异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萍梗:比喻生活不稳定,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生涯:一生,生活。
朝露:早晨的露水,象征生命的短暂。
落花:凋谢的花朵,象征生命的消逝。
蒿里歌:古代挽歌,表达哀悼之情。
风正惨:风声凄厉,形容悲凉气氛。
萱堂:古称母亲的居所,这里指母亲。
香冷月空斜:母亲房间的香气已冷,月亮也偏斜,暗示孤独和凄清。
魂归故国:灵魂渴望回到故乡。
三千里:极言路途遥远。
高原一万家:高原上有很多人家,描绘人口众多的景象。
明日送车:第二天送别亲友。
击毂:敲打车轮,表示送别的习俗。
不堪:难以忍受。
阁泪:忍住泪水。
边笳:边疆的胡笳,象征战争或离别之音。

鉴赏

这首宋诗《挽张世英母夫人》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母亲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异乡萍梗寄生涯"以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漂泊不定的浮萍,形象地描绘了亡者及其家人在异乡艰辛的生活状态。次句"朝露俄惊叹落花"借早晨的露水和凋零的花朵,寓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感叹时光易逝。

"蒿里歌传风正惨"引用了古代挽歌的典故,表达出悲凉的氛围,暗示着丧事的凄惨。"萱堂香冷月空斜"进一步渲染了哀思,"萱堂"象征母亲,"香冷月空斜"则描绘出家中寂静、凄清的画面,月光下母亲的遗像显得更加冷寂。

"魂归故国三千里"寄托了诗人对亡者母亲的思念,想象她的灵魂已远隔千里回归故乡。"地卜高原一万家"则写出了高原广袤,万家生息,但亡者却无法再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最后一句"明日送车应击毂,不堪阁泪听边笳"预想送葬队伍的情景,车轮撞击,悲笳声起,诗人难以承受这离别的泪水,直抒胸臆,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友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知军刘公三首(其三)

昔我先君子,期公泰茹连。

索文姑作贽,拂袖遽言旋。

伟节人难学,高风史逸传。

邕碑谁秉笔,愿采入新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挽知军刘公三首(其二)

屡赞红莲幕,初分翠竹符。

五迁恩始浃,三已愠曾无。

冠剑空幽壤,仪容俨画图。

传家有馀庆,接武看诸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挽知军刘公三首(其一)

种学三冬富,禔身百行兼。

文章昆玉莹,政事莫邪铦。

才赡荣登早,心休进取廉。

典刑今已矣,遐想泪空沾。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挽知录李元老二首(其二)

枳棘栖云翼,芙蓉泛绿波。

谈玄三语足,折狱片言多。

未熟黄粱梦,俄悲薤露歌。

阴功付诸子,异日踵巍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