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晴霞.写意

客里光阴,那更是、厌厌春雨有如许。

沾帷湿幔,洒窗飘户。十日晓寒添故絮。

一天暮色凄平楚。待新晴,何处倚吟肩,东楼柱。

芳草际,烟横渚。脩竹外,花连坞。便重整、酒壶茶具。

诗豪琴谱。狂似次公从更醉,豪如谢掾休誇舞。

有情怀,只好共渔樵,为宾主。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绵绵春雨时的孤独与愁绪。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沾帷湿幔,洒窗飘户",生动地描绘了雨水在帘幕和窗户上留下的痕迹,营造出一种潮湿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十日晓寒添故絮",进一步强调了春雨带来的寒冷,仿佛是旧时记忆中的寒冷再次袭来,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一天暮色凄平楚",傍晚时分的景色更加凄凉,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情绪。"待新晴,何处倚吟肩,东楼柱",表达了诗人期待晴天,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倚靠吟诗的地方,暗示了他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如"芳草际,烟横渚","脩竹外,花连坞",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便重整、酒壶茶具","诗豪琴谱","狂似次公从更醉,豪如谢掾休誇舞",这些描述体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求慰藉,通过饮酒、弹琴、作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放纵自我,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豪迈。

最后,"有情怀,只好共渔樵,为宾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渔夫、樵夫这样的自然生活者为伴,共享生活的简单与快乐,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18)

王行(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字:止仲
  • 号:淡如居士
  •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 生卒年:1331—1395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写怀

尘路风花,暖空晴絮。游丝剩有萦牵处。

客怀幸自不禁愁,啼鹃又恁催归去。

细草春沙,垂杨古渡。忘机可得如鸥鹭。

平湖却也慰人心,片帆不碍烟中树。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一江春水.顾氏隐居

黄花翠竹临溪处。正是幽人住。不嫌拄杖破苍苔。

便道有时烟雨、也须来。隔帘尘土纷纷起。

久厌襄阳市。若能招我作西邻。

从此一溪流水、两家分。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一江春水.邹氏隐居

白云红树秋山下。一片江南画。门前流水带晴沙。

更是绕篱寒菊、正开花。如何眼厎逢佳处。

偏许幽人住。也须来此置茅茨。

莫待有人相寄、草堂资。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沁园春.春霁

昨夜园林,才听雨钩帘,满眼晴色。

浓霭旋消,淡风微飏,软絮柔丝轻织。乍翻暖翼。

傍檐新燕低无力。遍徙倚,池上画阑,云影乱澄碧。

谩道逝水飞尘,相将九十诏光,谁解分得。

况千金、清宵一刻。

花香月色两相宜,客里倦怀时自适。

几许吟啸,才情更付游人,醉边芳草,旧时南陌。

形式: 词牌: 秋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