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首(其四)

语是谤,寂是诳。不语不寂,转增虚妄。

春风吹落桃李花,淡烟疏雨笼青嶂。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师范的《偈颂九首》第四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语言与实相的关系,认为过多的话语和寂静都可能陷入虚妄。"语是谤,寂是诳",意味着言语可能会导致误解或诽谤,而寂静也可能掩盖事实,两者都不是真实的解脱之道。

"不语不寂,转增虚妄"进一步强调,过度的沉默和静止只会增加迷惑,真正的智慧在于恰当的表达与沉默之间的平衡。"春风吹落桃李花,淡烟疏雨笼青嶂"则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暗示真理如春风般无形无迹,隐藏在淡雅的烟雨和青翠的山峦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引导读者思考言语与心灵宁静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

收录诗词(40)

释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戌暮春过故宫太平花已残

乘兴还来杜拾遗,春残回首放翁诗。

他生据乱无先后,开过平花我到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偈颂九首(其三)

云山偶尔遭攧,臂痛不可胜言。

府教挥金办供,殷勤咨请谈禅。

禅禅,不在拈槌竖拂,亦非作用周旋。

不在扬眉瞬目,亦非文字语言。

祇据现成公案,自然七方八圆。

在云门得之,则曰一句三句。

在法眼得之,则曰惟心法门。

在沩仰得之,则曰父慈子孝。

在临济得之,则曰三要三玄。

在曹洞得之,则有偏正回互。

在天下老和尚得之,则有问答机缘。

在云山得之,则全提正令于人天之上。

在府教学士得之,则致吾君于尧舜之前。

在现前大众得之,则随宜应用。

在太孺人黄氏得之,则生于忉利诸天。

禅禅,绵绵密密,密密绵绵。

渡水胡僧无膝裤,东村王老屋头穿。

拈来一一中的,不妨似箭离弦。

脱或踌躇拟议,迢迢十万八千。

形式: 偈颂

偈颂九首(其二)

五五二十五,乖龙不为雨。

沙石欲生烟,稻麻将槁死。

山僧有个七字顶轮王陀罗尼,能破龙宫。

开蛰户,斥雷师,驱电母,布慈云而洒甘露。

唵苏噜悉哩苏噜。

形式: 偈颂

偈颂九首(其一)

鹊既鸣鹊鹊,鸦则鸣鸦鸦。

禾山四打鼓,赵州三吃茶。

春来花处处,云散月家家。

达磨当年无板齿,祇应特地过流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