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春歌

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斑竹姑赤。

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

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

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

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

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

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渰水乾。

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亭梅花飘落如堆积,翠竹斑驳如玉藓染赤。
祝陵美酒清澈如真空,我们以糯米饭和鱼做寒食庆祝。
雨后长桥天气晴朗,集市孩童划船嬉戏。
溪边鼓声喧闹,我被青伞红裙的女子吸引。
风光中最惹人怜爱的是哪处?邵家高楼映着白日边。
楼下的游人面带喜色,溪南戴黄帽的人想必会感到羞愧。
三月已过,二月的春意未消,灵龟预言的干旱也该结束。
茂盛的葑草催促我们回家,短箫横笛中预示着明年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风光图。开篇即以"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藓斓斑竹姑赤"写出了初春时节,梅花纷纷而落,而野草和竹叶则呈现出淡淡的红色。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接着"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享受美食佳饮的情趣。这里的“祝陵”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是诗人的居所,而“清若空”的酒和简单的农家菜肴,都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

"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描绘了春日晴朗的天气下,村庄里的孩子们在河流上嬉戏的情景。这里的“长桥”、“两市”都可能是指诗人所处乡村中的地名,而“棹船戏”则展示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田园生活。

"溪头铙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则转入了一种节日气氛。春天的节日里,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参加各种庆祝活动,而“铙鼓”则是这种欢乐场合中不可或缺的声音。

"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怀恋之情。这里的“邵家高楼”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白日边”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接下来的"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写出了春天里人们游玩的情景。诗中的“楼下游人”和“溪南黄帽”,都是对人物形象生动描绘,而“颜色喜”则表达了他们的愉悦心情。

最后两句"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渰水乾。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则写出了春天的即将过去和对新一年的期待。在这里,“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即春季末期;“二月残”则暗示着时间不留人;“灵龟可信渰水乾”可能是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灵龟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葑草青青促归去,短箫横笛说明年"则写出了春天即将结束,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田间劳作,同时也通过“短箫”来表达对新一年的期盼。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是李郢在描绘乡村春景方面的佳作。

收录诗词(105)

李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 字:楚望
  • 籍贯:长安

相关古诗词

南池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䍦。

日出两竿鱼正食,一家欢笑在南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茶山贡焙歌

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台价无比。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

焙中清晓朱门开,筐箱渐见新芽来。

陵烟触露不停探,官家赤印连帖催。

朝饥暮匐谁兴哀,喧阗竞纳不盈掬。

一时一饷还成堆,蒸之馥之香胜梅,研膏架动轰如雷。

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

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吾君可谓纳谏君,谏官不谏何由闻。

九重城里虽玉食,天涯吏役长纷纷。

使君忧民惨容色,就焙尝茶坐诸客。

几回到口重咨嗟,嫩绿鲜芳出何力。

山中有酒亦有歌,乐营房户皆仙家。

仙家十队酒百斛,金丝宴馔随经过。

使君是日忧思多,客亦无言徵绮罗。

殷勤绕焙复长叹,官府例成期如何。

吴民吴民莫憔悴,使君作相期苏尔。

形式: 古风

鹅儿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燕蓊花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

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