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廷秀送行

学粗知方耻为人,敢崇凶貌蚀诚真。

义难阿世非忘世,智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清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深知粗浅学问的可耻,不敢崇尚凶恶的外表,侵蚀真诚的本质。
坚守正义,不迎合世俗,并非忘记世界,智慧不只为自己打算,怎会误了自己的人生。
即使在宽恕的环境中,还能得到俸禄;回归时,寒冬腊月也能自我焕发生机。
你的诗就像清风般爽朗,激发了我航行的帆,如同浮萍随波逐流。

注释

学粗知方:粗浅的学问。
耻为人:感到羞耻。
凶貌:凶恶的外表。
诚真:真诚的本质。
义难阿世:坚守道义,不迎合世俗。
忘世:忘记世界。
智不谋身:智慧不只为自身打算。
误身:误了自己的人生。
宽恩:宽恕的恩典。
禄:俸禄。
归冲腊雪:回归时正值寒冬腊月。
君诗:你的诗。
清风快:清爽畅快。
征帆:航行的帆。
故起蘋:激发了浮萍的生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九渊的作品,题为《和杨廷秀送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操守的坚守和个人品格的自我期许。首句“学粗知方耻为人”,表明作者深知学习粗浅之道,也懂得羞耻之心,不愿随波逐流。次句“敢崇凶貌蚀诚真”,强调了作者不崇尚恶劣品行,保持真诚本真的决心。

“义难阿世非忘世”一句,表达了作者坚持道义,不迎合世俗,但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不忘社会责任。接下来,“智不谋身岂误身”则揭示了作者明智处事,不会因私利而迷失自我。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两句,通过描绘宽厚的恩惠和寒冬中的生机,寓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韧和希望,暗示着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最后,以“君诗正似清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作结,赞美杨廷秀的诗歌如同清风般爽朗,给予自己前行的力量,如同浮萍遇到顺风,寓意友情的激励与助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九渊对个人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9)

陆九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 生卒年:1172年

相关古诗词

和黄司业喜雪

畴昔诗囊未破悭,琼瑰益自倍枵然。

才华甘落诸公后,诚实徒居野老前。

腊雪晚成春雪早,梅花静对雪花妍。

从今长作丰登瑞,廪庾家家赡九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杨园四题(其四)

直从平地矗崔嵬,南向群山斗次来。

尽此半春留客醉,莫愁一日不花开。

水从绿野前头绕,竹向芳菲缺处栽。

目送断鸿天外去,问它更是几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挽张正应

海门昼夜吼奔雷,却立吴山亦壮哉。

前殿神仙三岛邃,正门阊阖九天开。

玉阶恭授大官赐,象简亲承御墨回。

多少箪瓢蓬瓮士,输君留宿两宫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湖分韵得西字

命驾不辞春径泥,少蓬高会帝城西。

物非我辈终无赖,书笑蒙庄只强齐。

天入湖光随广狭,山藏云气互高低。

谁怜极目茭刍里,隐隐苍龙卧古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