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正应

海门昼夜吼奔雷,却立吴山亦壮哉。

前殿神仙三岛邃,正门阊阖九天开。

玉阶恭授大官赐,象简亲承御墨回。

多少箪瓢蓬瓮士,输君留宿两宫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海门如同日夜咆哮的雷声,吴山独立显得多么雄壮。
宫殿深处有神仙居住的三座岛屿,正门如同天宫的阊阖洞开。
在玉石台阶上恭敬地接受高官的赏赐,亲手接过皇帝亲笔书写的墨宝。
有多少贫穷的读书人,为了能留在这里过夜,倾尽所有。

注释

海门:指长江口,因江面开阔,水流湍急,像海门怒吼。
吴山:指江苏一带的山,这里代指江南地区。
邃:深远,此处形容神仙居所幽深。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比喻宫殿的正门。
象简:象牙制成的简册,古时文书的一种。
御墨:皇帝的墨迹,表示尊贵。
箪瓢蓬瓮士:贫穷的读书人,用箪瓢蓬瓮形容生活简陋。
输君:羡慕你,这里有敬佩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九渊所作的挽歌,悼念的是张正应。诗中描绘了海门(可能指长江口或某个壮丽的自然景观)如同雷鸣般震撼的景象,显示出大海的雄浑气势和吴山的威武壮观。诗人将宫殿比喻为神仙居住的三岛,深邃而神秘,正门则象征着天堂的阊阖,九天之上的大门洞开,显现出宏伟的气象。

接着,诗人回忆起张正应在朝廷中的荣耀时刻,他恭敬地接受皇帝的赏赐,亲受御笔墨迹,表现出其尊贵的地位。然而,诗人并未忘记那些平凡的读书人,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对张正应的敬仰之情如同“箪瓢蓬瓮士”,希望能有机会在张的庇护下,哪怕只是短暂地留在他的府邸,也能感受到他的风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宫廷气象,以及对张正应地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普通士人的关怀和对他们精神追求的肯定。

收录诗词(29)

陆九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 生卒年:1172年

相关古诗词

游湖分韵得西字

命驾不辞春径泥,少蓬高会帝城西。

物非我辈终无赖,书笑蒙庄只强齐。

天入湖光随广狭,山藏云气互高低。

谁怜极目茭刍里,隐隐苍龙卧古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鹅湖和教授兄韵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沈。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少时作

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从头收拾一口吞。

有时此辈未妥帖,哮吼大嚼无毫全。

朝饮渤澥水,暮宿昆崙巅。

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

万古不传音,吾当为君宣。

形式: 古风

玉芝歌

灵华兮英英,芝质兮兰形。

琼葩兮瑶实,冰叶兮雪茎。

石室兮宛宛,苔茵兮菁菁。

阴长松之偃蹇,带飞瀑之琮琤。

实青端而黄表,眇中藏而不矜。

匪自昭其明德,羌无愧兮畴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