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其一)

彫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雕弓装饰着旧日的国威,黑色的弓弦延续着前人的功绩。
在南方镇守了十年,历经九次任命成为最高官员。
昔日宫廷园林中的欢乐不再,只有哀乐声中显出葬礼的盛大。
一代英雄的豪情壮志,如同清晨的白杨风消散无踪。

注释

彫弓:装饰有雕刻花纹的弓。
旧国:过去的国家或地区。
黑弰:黑色的弓弦。
前功:前任的功绩。
镇南雍:在南方担任要职。
九命:古代天子赐予的最高官位,象征多次任命。
司空:古代官职,主管土木工程。
池台:池塘和楼台,指宫廷园林。
乐事:欢乐的事情。
葬仪:葬礼仪式。
英豪:英雄豪杰。
晓散:清晨消散。
白杨风:白杨树在风中的景象,象征逝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名为《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怀念和颂扬一位曾经的高官,其名字被提及但未明言。这位高官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他的英勇气概如同白杨树下的清风,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弥散。

"彫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这两句描绘出这位高官曾经镇守边疆,保卫国家安全,把过去的成就和荣耀紧紧地封存起来,同时又延续了先辈们的伟大事业。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这两句表明他长期担任重要职务,在南方边陲地区坚守十载,并且多次经历生死考验,最终位至司空,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官职。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这里描绘出他的生活和功绩都已经达到了顶峰,他的快乐时光如同池塘中的水波,乐事已尽,而他伟大的仪式和英雄气概则被永远地埋藏。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这两句是对这位高官最为赞颂之处,他的英勇豪迈如同清晨时分散在空中的白杨树下的微风,传遍四方,令人向往。

刘禹锡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这位司空的一生功绩与个人品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英杰,以及他们对历史所留下的印记。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其二)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杨白铜鞮。

至今有遗爱,日暮人悽悽。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春日退朝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

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

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其一)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

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其二)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

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