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书事

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

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

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朣胧每见珠。

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未曾依托高枝梧桐,怎敢谈论远大的志向
老者自知黑白分明,子牟何须埋怨世间纷扰
秋日鹤鸣声嘹喨,夜晚海面明珠隐约可见
沉醉吟诵中我疏懒至极,溪边人能理解我无需嘲笑

注释

卑栖:栖息在低处。
托椅梧:依托高大的梧桐树。
雄心万里途:远大的志向。
蒙叟:年老而明智的人。
齐黑白:分辨是非清楚。
子牟:古代隐士,此处借指有志于世事的人。
怨江湖:抱怨世俗或江湖的不公。
秋天响亮:秋日鹤鸣声。
夜海朣胧:夜晚海面朦胧。
珠: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
一醉一吟:饮酒作诗。
疏懒:懒散。
溪人:溪边的人。
解嘲:理解并宽恕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西溪书事》,诗人以个人的境遇和心境为切入点,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首句“卑栖曾未托椅梧”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低位,但并未寄托于高位显达,暗示了他不慕荣华的决心。次句“敢议雄心万里途”则透露出他的壮志豪情,即使面临困境,也仍有远大的理想。

“蒙叟自当齐黑白”引用典故,借庄子的“齐物论”表达自己对是非黑白的豁达态度,不拘泥于世俗的是非评判。而“子牟何必怨江湖”则是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子牟不愿出仕的故事,表明诗人并不因未能入仕而心生怨念,反而乐于过隐逸的生活。

“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朣胧每见珠”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言自己的心境,鹤鸣象征高洁,明珠象征智慧,诗人以这些意象表达内心的清高与才情。

最后,“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表达了诗人疏懒的生活方式和对溪边村民的理解,他醉酒吟诗,看似闲适,实则寓含深意,溪边的人能理解他的这种生活方式,无需过多解释。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范仲淹在仕途失意后,依然保持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过太清宫

丑石危松半绿萝,函关真相玉嵯峨。

谁言仙道求难至,自愧阴功积未多。

渺渺云霞开绛节,雍雍鸾凤答空歌。

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

乡关交复亲,把酒且逡巡。

共上青云路,相看白发人。

有为须报国,无事即颐神。

故素几云在,风音莫厌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过馀杭白塔寺

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

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

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

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过陈州上晏相公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