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仲约七月晦集属抱病先以此见意犹并以申谢

秋日在长安,多悲对极欢。

栗疏肥木落,芡觜瘠池寒。

居室清樽健,羁人白石殚。

惭君过缱绻,扶病强盘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秋天在长安,悲伤与欢乐交织。
稀疏的栗树叶子落下,池塘边的芡实瘦小而寒冷。
家中清酒独酌,旅人疲惫于白石生涯。
惭愧你的深情厚意,我抱病勉强支撑着聚会。

注释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唐朝的首都。
悲:悲伤。
极欢:极度的欢乐。
栗疏:稀疏的栗树。
木落:树叶凋零。
芡觜:芡实的果实。
瘠池:瘦弱的池塘。
清樽:清冷的酒杯。
羁人:旅居在外的人。
白石:代指艰难困苦的生活。
缱绻:深厚的感情或依恋。
扶病:抱病支撑。
盘桓:徘徊,逗留。

鉴赏

这首宋诗《明仲约七月晦集属抱病先以此见意犹并以申谢》是晁说之所作,表达了诗人秋日身处长安时复杂的情感。首句“秋日在长安”点明了季节和地点,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多悲对极欢”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既有悲伤的情绪,又不得不面对欢乐的聚会。

“栗疏肥木落,芡觜瘠池寒”两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落叶稀疏、池水寒冷,寓示着诗人自身的孤寂与落寞。接下来,“居室清樽健,羁人白石殚”写诗人虽身患疾病,但仍坚持饮酒,显示出坚韧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羁旅在外的疲倦。

最后两句“惭君过缱绻,扶病强盘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过分热情招待的感激,以及自己因病体而无法尽情享受的歉疚,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人情味。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感恩之情。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昏昏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

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

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

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枕上作

年华又已暮,客恨更难裁。

寒雁背潮去,钟声随雨来。

离骚今我读,时命昔人哀。

但喜归期近,宁论白发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武泰节使归金陵

戟影摇寒波影稀,王孙心事与人违。

灯边赤轴得居士,窗下清谈见布衣。

执玉诏从天上去,挥金船向岁前归。

尪羸不解少行乐,卧待公来起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河中府追怀亡二兄及思永兴十二弟

表里山河季布州,我家兄弟忆同游。

芸香寂寞空青冢,绛帐飘零欲白头。

羁旅即今无好语,登临自古有高楼。

颇闻酬唱西岩在,阙里诸孙添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