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

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

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

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

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昏昏沉沉并非我所愿,忽然间又到了何时。
客居他乡的忧愁随着潮水涌起,春天的愁绪只有柳色能体会。
何必连续多日的雨,更增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自知我包中的技艺,却无法用黄金来衡量价值。

注释

昏昏:形容心神不宁或迷茫。
志:意愿,志向。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或心情恍惚。
是何时:指时间过得太快。
客恨:旅人的愁苦。
潮声:海潮的声音,象征着漂泊不定。
春愁:春天引发的愁绪。
柳色:象征离别和思念。
何烦:何必烦恼。
连日雨:连续下雨。
故乡思: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囊中术:指自己掌握的技能或知识。
黄金未可为:黄金不能衡量这些技能的价值。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昏昏》,作者是宋代诗人晁说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愁绪。"昏昏非所志,忽忽是何时",描绘了诗人心境的昏暗和时间流逝的无常感,流露出一种无所适从的情绪。接下来,"客恨潮声起,春愁柳色知",通过潮水声和春柳的颜色,进一步渲染出客居他乡的哀愁,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何烦连日雨,要剧故乡思",诗人抱怨连绵的雨水加重了思乡之情,显示出他对家乡的渴望和现实环境的无奈。最后,"自顾囊中术,黄金未可为",诗人反思自己的才华和财富,即使拥有学识,也无法轻易买到或缓解心中的乡愁,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人生的无常。

整体来看,《昏昏》是一首抒发旅人思乡之情的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心理世界。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枕上作

年华又已暮,客恨更难裁。

寒雁背潮去,钟声随雨来。

离骚今我读,时命昔人哀。

但喜归期近,宁论白发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武泰节使归金陵

戟影摇寒波影稀,王孙心事与人违。

灯边赤轴得居士,窗下清谈见布衣。

执玉诏从天上去,挥金船向岁前归。

尪羸不解少行乐,卧待公来起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河中府追怀亡二兄及思永兴十二弟

表里山河季布州,我家兄弟忆同游。

芸香寂寞空青冢,绛帐飘零欲白头。

羁旅即今无好语,登临自古有高楼。

颇闻酬唱西岩在,阙里诸孙添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视蕴文

飘零海角悟平生,岂料王孙肯远行。

迟日待君游化国,凄风要我到愁城。

诗书灰烬宁无梦,翰墨馨香尚有情。

闻道东京已返跸,箕云缑月得秋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