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十二)西湖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家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

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首句“春湖落日水拖蓝”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湖面上夕阳映照下的蓝色波光,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接着,“天影楼台上下涵”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层次,天空与楼台倒映在水中,形成虚实相生的景象。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两句,诗人将眼前的景致比作画卷,十里青山如画,双飞白鸟则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后两句“思家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因思乡之情而萌生了驾舟归家的念头,但又因身负官职之责而感到愧疚和自责。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古代文人既渴望自由生活,又难以摆脱社会责任的普遍心态。

最后一句“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无法完全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即使在绿树成荫的美景中,也忍不住停下脚步,让思绪再次飘向远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一)治平寺寄听松

七尺藤床一亩宫,青山何处不相容。

大官底用三升酒,长乐愁闻五夜钟。

笠泽风烟荒橘柚,横塘秋色老芙蓉。

几时归去楞伽寺,常伴林僧看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二)竹堂寺寄无尽

东城古寺万枝梅,一岁看花得几回。

竹径三年无我迹,松门此日为谁开。

还应坏壁馀诗草,只恐荒碑蚀雨苔。

凭仗山僧悬木榻,长安倦客且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三)东禅寺寄天机

从别林僧酒道场,几回飞梦到溪堂。

夕阳松径无尘鞅,春水篱根有钓航。

坐忆同盟多隔世,时闻老衲去游方。

不知听雨南轩下,谁与幽人续断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四)马禅寺寄明祥

閒情每结道人缘,不到东禅即马禅。

花发来禽凡几树,梦回啼鸟已三年。

朔风左掖笼貂帽,残雪长安绾玉鞭。

不及祥师萧寺里,茶烟一榻拥书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