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鸾凤花犯.湓浦江上得水仙一本,姬人限以周公瑾韵赋之

似当年,退红更见,犹余洗妆泪。水窗幽意。

看小影如魂,明月能记。冰弦听到无生际。

葱尖飞恨起。来伴渡江桃叶,矮篷春雪底。

浔阳苦竹漫为家,孤芳品,合配灵均湘芷。

仙不去,却恋人间何味。

天涯且漫悲沦落,肯今夜、焚香同鄂被。

须替尔,横安一位,岁寒三友里。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情的画面,仿佛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似当年,退红更见,犹余洗妆泪",诗人以水仙花的褪色比喻女子的青春消逝,但仍保留着昔日的痕迹,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水窗幽意",通过窗户映照出女子的孤独身影,如同月光下的幽魂,连明月都仿佛能记住她的过往。

"冰弦听到无生际",借琴声表达深深的思念,如同冰弦般冷寂,没有尽头。"葱尖飞恨起",葱翠的尖端承载着女子的怨恨,如同飞鸟般逃离,可能是指她离开浔阳,也可能象征着情感的飘忽不定。"来伴渡江桃叶,矮篷春雪底",描绘了女子在江上漂泊的情景,如同桃叶渡江,身处寒冷的春雪之中。

接下来,诗人将水仙比作孤芳自赏的君子,与屈原的品格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仙不去,却恋人间何味",暗示水仙虽有超凡之姿,却仍眷恋尘世的情感。"天涯且漫悲沦落",流露出对水仙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最后,诗人许诺在寒冷的冬夜,他们会一同焚香,共度困境,甚至希望为水仙在"岁寒三友"(松、竹、梅)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水仙花的独特理解和深情寄托。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无闷.江南道中孤舟逢雪,荒寒情事,略见于词

斗大烟篷,拳大雪花,同把孤愁压定。

正短柳昏鸦、弄成风紧。

没个人家卖酒,枉踏遍溪桥三叉径。

感他一雁,寥空送响,似来相问。清景。

白门近,说旧苑春迟,万红无信。

但做出、南朝那时宫粉。

今夜凄凉月子,向离恨天边寻梅影。

把玉笛、吹破江云,不管暮寒成阵。

形式:

琵琶仙.将踏雪白门,用白石吴兴词韵写意

家在何村,问飞到、可是江南黄叶。

溪路双桨敲冰,烟丝舞愁绝。

兴废事、梅花不管,那知有六朝啼鴂。

废苑红绡,柔淮绿减,商女能说。

待收拾、毡笠狨鞍,要游过、明年放灯节。

压遍紫骢蹄印,认桥通皂荚。

何处觅、歌楼十里,拥玉人、坐看春雪。

误道风柳吹香,酒徒将别。

形式:

临江仙.赋枯柳

剪尽柔丝飘尽絮,白门风色年年。

江南何梦不成烟。玉骢来死后,银燕别生前。

几处红楼飞雪里,痴心犹当搓绵。

绿云忆否旧垂肩。美人都削发,无语证枯禅。

形式:

忆黄梅.江雪思家

墙角垂杨绿剩。岸觜误,枫红尽。

凝望酒船来,一晌等此际。

江天便飞鸥也没,芦花里、几个乌篷厮并。

梦归迥,故山扉刚掩定。玉瓶汲墙阴井。

月华端正鹤初醒。痴绝园童,要扫开梅影。

寒翠满修竹,吾庐三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