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郎将

林中生致佐郎将,名王头颅十四五。

乾德可禽嗟不谋,同恶相济能包羞。

降书冉冉过中州,中军传呼笑点头。

蛮首算成勿药喜,君臣称觞弭多垒。

元戎凯旋隔天水,夜经桄榔趋决里。

驱将十万人性命,换得交州数张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将领佐郎将的英勇事迹与战后的喜悦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欢愉。

首先,"林中生致佐郎将,名王头颅十四五",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展现佐郎将的英勇,他深入敌后,斩杀敌方多名重要将领,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气。

接着,"乾德可禽嗟不谋,同恶相济能包羞",这里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乾德之战,佐郎将虽未亲自参与,但他的部下们却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共同对抗敌人,即使面对失败也能忍受耻辱,继续战斗。

"降书冉冉过中州,中军传呼笑点头",描述了战后投降文书的传递,佐郎将的军队在中州地区受到了热烈欢迎,中军将士们兴奋地点头表示认可,彰显了胜利的喜悦。

"蛮首算成勿药喜,君臣称觞弭多垒",这里的“蛮首”指的是被征服的敌方首领,“勿药喜”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君臣举杯庆祝,平息了多年的战乱。

最后,"元戎凯旋隔天水,夜经桄榔趋决里",佐郎将在胜利后返回,经过天水,夜晚行经桄榔树下,这一细节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驱将十万人性命,换得交州数张纸",总结了战争的代价与成果,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换来了交州的和平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对佐郎将及其部下英勇事迹的描绘,以及战后喜悦氛围的渲染,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光辉。

收录诗词(3)

陈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众乐亭(其一)

闻说湖亭又一新,不徒行乐乐斯民。

水光剩占鸥鹇地,人意常同桃李春。

试展画图清俗眼,况专閒席傲天真。

使君已陟螭头贵,应为烟云入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众乐亭(其二)

遥思湖上自由春,醉踏吟看属使君。

水底天光开静鉴,岸头花气递红云。

岛浮虚槛桥桥接,风翼时钟寺寺闻。

渍墨新名人会否,不将民乐废民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有眼不堪看郑獬,回头犹喜得陈传。

形式:

次韵和王逸叟感怀

万树秋声搅梦痕,望京楼上几斜曛。

星环北极辰犹拱,鹿走中原事未分。

忧世君真同贾傅,反骚我久愧扬云。

何当把臂深林里,共友空山麋鹿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