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禅宗偈颂,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首句“昏沉散乱,莫非本地风光”描绘了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暗示了修行者在追求内心清净时可能遭遇的困惑和纷扰。接着,“绝点纯清,正是真常流注”表达了对纯粹清明境界的认可,认为这是生命真理的自然流淌。
“非不非,是不是”进一步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提醒人们不要执着于是非对错的判断。最后两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以生动的比喻警示,即使细微的偏差也可能导致巨大的结果,强调了修行中一丝不苟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直观体验,引导读者体悟禅宗关于心性的修炼,以及对真理探寻的谨慎态度。诗人以平易近人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禅意,鼓励人们放下执着,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