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
残阳更惆怅,前路客亭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商山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生机与动态。开篇“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两句,就设定了整个意境:春天的阳光把道路照得明亮,作者策马进入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之中。
紧接着,“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生动地表达了春日多变的天气和自然界的活力:春风吹来,花瓣随之飘落,如同轻轻覆盖在行者的帽子上;而天空中的云朵则带来了细雨,润湿了他的衣衫。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两句,则展现了生态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处:小溪边的鸟儿叼着树枝飞走,而巴蜀之地的人们则背着竹笈(一种用来装载东西的工具)踏上归途。
最后,“残阳更惆怅,前路客亭稀”两句透露出行者在夕阳下心中的惆怅和对未知旅程的孤独感受:随着太阳渐渐西沉,行者的内心充满了不舍与忧虑;而前方道路上的客亭(供游人休息的小屋)稀少,更凸显了旅行中的寂寞和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行者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又不无哀愁的春日山道图景。
不详
得水蛟龙失水鱼,此心相对两何如。
敢辞今日须行卷,犹喜他年待荐书。
松桂也应情未改,萍蓬争奈迹还疏。
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
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世人多恃武,何者是真雄。
欲灭黄巾贼,须凭黑槊公。
指星忧国计,望气识天风。
明日凌云上,期君第一功。
双凤衔书次第飞,玉皇催促列仙归。
云开日月临青琐,风卷烟霞上紫微。
莲影一时空俭府,兰香同处扑尧衣。
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