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

官舍种莎僧对榻,生涯如在旧山贫。

酒醒草檄闻残漏,花落移厨送晚春。

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官员宿舍种着莎草,僧人在榻边相伴,生活如同往昔山居的清贫。
酒醒后听到漏壶滴水声,春天的花朵凋零,厨房的工作也随着送走晚春时光。
墨色山水画中的松树,仿佛能洗净我朦胧的睡眼,披着云霞般的仙衣,吟诗作赋。
在寒霜笼罩的官署中低头深思归乡之情,不要因为我是隐逸之人,就让我放下渔竿离去。

注释

官舍:官员的住所。
莎僧:僧人。
榻:床榻。
生涯:生活。
旧山贫:过去的山居生活,指简朴的生活方式。
酒醒:酒后醒来。
残漏:漏壶滴水声,古代计时器。
移厨:移动厨房的位置。
晚春:春季末期。
水墨画松:用水墨画的松树。
清睡眼:清新视线,形容眼睛明亮。
云霞仙氅:如云霞般的仙人衣裳。
吟身:吟咏诗歌的身体。
霜台:官署,代指官场。
伏首:低头。
归切:强烈的归乡愿望。
逸人:隐逸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生活的场景,诗人在官舍种植着莎草,与僧侣对榻而坐,表面上看似平淡,但内心深处却是对旧日山中贫苦生活的怀念。酒醒之后,从草丛中传来残漏之声,花落时移厨送晚春,都是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象征。

诗中“水墨画松清睡眼”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相悖。水墨画中的松树清晰可见,却不能唤醒沉睡的心灵。而“云霞仙氅挂吟身”,则是将诗人的精神状态比作仙气缭绕,通过云霞和仙氅来形容诗人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

最后两句“霜台伏首思归切,莫把渔竿逐逸人”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迫切思念,以及对那些追随逸乐之人的忠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和深沉的思想情操。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放朝偶作

寒极放朝天,欣闻半夜宣。

时安逢密雪,日晏得高眠。

拥褐同休假,吟诗贺有年。

坐来幽兴在,松亚小窗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下视垂杨拂路尘,双峰石上覆苔文。

浓霜满径无红叶,晚日高枝有白云。

春砌花飘僧旋扫,寒溪子落鹤先闻。

那堪寂寞悲风起,千树深藏李白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终南白鹤观

步步景通真,门前众水分。

柽萝诸洞合,钟磬上清闻。

古木千寻雪,寒山万丈云。

终期扫坛级,来事紫阳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

予名初在德门前,屈指年来三十年。

自贺孤危终际会,别将流涕感阶缘。

止陪鸳鸯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平昔苦心何所恨,受恩多是旧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