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亭听雪

薄暮孤帆住,春波点雪轻。

深溪风有竹,寒月夜无更。

枕畔依秋叶,灯前隔水声。

细听唯冥坐,愁断远钟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望亭听雪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联“薄暮孤帆住,春波点雪轻”,开篇即以“孤帆”、“春波”、“点雪轻”营造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画面,夕阳西下,孤舟停泊,春水泛起细碎的雪花,轻盈地跳跃在波面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细腻。

颔联“深溪风有竹,寒月夜无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氛围。深邃的溪流边,微风吹过,竹林轻轻摇曳,似乎在低语。而一轮寒月高悬于夜空,静静地照耀着大地,夜色中没有更替,只有这份宁静与寒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颈联“枕畔依秋叶,灯前隔水声”,将读者引入一个更为私密的空间。枕边是随风飘落的秋叶,灯前传来远处的水声,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秋叶与水声,既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们在寂静的夜晚与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

尾联“细听唯冥坐,愁断远钟鸣”,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独自冥坐,细细聆听,外界的喧嚣仿佛都已消失,只剩下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这钟声似乎触动了诗人的愁绪,让他的思绪随着钟声飘向远方。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也暗示了对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81)

沈明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归

故园风物好,似待野人归。

白屋闻乡语,青山识敝衣。

水深星影大,野旷月痕微。

昨日怜群雁,江天与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行

九月犹残暑,山行怯路长。

日斜微送雨,云湿不生凉。

烟际林深黑,虹边天半黄。

客衣沾白苧,暮色岂高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除夕旅怀

人生几除夜,常作异乡人。

世事复明日,流年空旧春。

妻孥灯下影,风雪海边身。

岁岁皋鱼泪,今宵独满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偶晴

半月不出户,青苔没齿痕。

乍暄虫出树,斜照马嘶村。

刈穫空寒水,樵苏带夕垣。

故乡知此候,山色满江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