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闰中秋》由清代诗人赖世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佳节的美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先,诗中“两番佳节两中秋”一句,巧妙地将两个中秋节并置,强调了节日的重复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对过往的回忆。接下来,“三五团圆月复留”则直接点明了中秋之夜月亮圆满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深深喜爱和对团圆的向往。
“镜里前身今细认,天涯旧迹此重游”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镜中的身影,回溯过去,寻找曾经的足迹。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体现了其对自我身份的深刻反思。
“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描绘了中秋之夜,桂花的香气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沉浸在如醉的美景之中。这里的“桂影”和“蟾光”都是中秋夜景的典型元素,它们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最后,“远指清辉加减处,依然题句上层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感悟,以及在这样的美景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通过“加减”二字,诗人巧妙地描绘了月光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闰中秋》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