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峰碧.春夜见新月

宝马萦帘押,金斗薰珠袷。

一团醉玉怯春寒,斜向红裯压。

无语抛银甲,且自偎香鸭。

半钩纤月柳梢头,问谁偷把青天搯。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赏月的细腻画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宝马萦帘押,金斗薰珠袷”,以豪华的马车与精致的香炉起笔,营造出一种富贵而雅致的氛围。马车在帘幕中缓缓移动,金斗中的香料散发出珠光般的香气,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奢华。

接着,“一团醉玉怯春寒,斜向红裯压”两句,将月亮比作“醉玉”,既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圆润与光泽,又赋予其一种朦胧的醉态,同时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寒冷,月亮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凉意,斜倚在红色的被褥上,显得既柔美又略带娇羞。

“无语抛银甲,且自偎香鸭”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月亮仿佛在无声地抛洒着银色的光芒,而它自己则静静地依偎在香鸭(可能是指香炉)旁,享受着静谧的夜晚,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最后,“半钩纤月柳梢头,问谁偷把青天搯”两句,将月亮比喻为半弯的柳叶,悬挂在柳树梢头,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诗人以一个疑问句结尾,似乎在询问是谁将天空偷走,赋予了月亮神秘而又不可捉摸的魅力,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春夜赏月的独特韵味,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心灵上的触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武陵春.舟次虎邱

四面吴山争窈窕,浓绿罨归舟。

寺外人家桥上楼,春水尽情流。

主簿祠前斜日漾,惹起旧时愁。

石上苔痕青未休,曾做少年游。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阮郎归.为灵雏题画

吴绫一幅滑如脂,江南好画师。

长松几树碧离离,斜添斑竹枝。

烟似水,雨如丝,梅花帘外垂。

更题半阕断肠词,樊川杜牧之。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桃源忆故人.人日感旧

画帘垂处春光乱,百感最难消遣。

记得风斜彩燕,小立珍珠院。

岁华又到黏鸡宴,砌下春兰尚浅。

人日春人不见,日近人儿远。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桃源忆故人.春日过澹生校书所居旧址

酒阑曾过平康宿,风飐绣帘簌簌。

红板桥连西曲,微雨樱桃熟。

而今风景伤春目,不见沿溪花竹。

荠麦平畴摇绿,蛱蝶和烟逐。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