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台城辱井石上有胭脂泪痕久未之信今见之似是淋漓涂抹之迹失笑不已因成此句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

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

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

不及马嵬袜,犹能致万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平时已经无法应对,匆忙间更难以承担。
井上的痕迹还很浅,水中的倒影却更深沉。
询问巨鳌为何会到此地,你难道甘愿下沉?
这比不上马嵬坡的袜子,还能让人付出万两黄金的代价。

注释

平居:平时。
无奈:无法应对。
仓卒:匆忙。
故:更。
任:承担。
井上:井边。
痕:痕迹。
犹:还。
浅:浅显。
水中:在水中。
深:深沉。
问:询问。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或龙首龟。
至:到达。
此:这里。
尔:你。
甘心:甘愿。
不及:比不上。
马嵬袜:指杨贵妃的袜子,典故来自马嵬坡之变。
犹:还。
能:能够。
致:付出。
万金:极言其昂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旧闻的怀疑态度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无奈情绪。首句“平居已无奈”描绘了一种生活中的不得志与无奈,而“仓卒故难任”则增加了一份突发事件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接着,“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通过对比,强化了这种无奈感,似乎在暗示表象之下隐藏的真相更加严峻。

“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一句则是直接质疑历史记载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诗人不解为何会有这样的结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一种无力感。紧接着,“不及马嵬袜,犹能致万金”这句话通过极端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现实中的困顿与历史记载之间的巨大落差。

诗句中所用的意象丰富而深刻,每一句都在传递着一种沉重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也反映出他对于现实处境的深刻洞察与无奈情绪,充满了哲思性和时代感。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丞相宠示白羊御酒之作

进酒彤闱盏未乾,春怀元老在长安。

双壶犹带崤山雪,一酌能消塞北寒。

好是弟兄同受赐,更邀宾客共交欢。

逡巡若遇头纲品,感激方明壮士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过黄州苏子瞻东坡雪堂因书即事题于武昌王叟斋扉

欹帆侧柂岭边归,重过东坡叩竹扉。

床坐凝尘风自扫,江山无主燕空飞。

门前桃李添新径,井畔梧桐长旧围。

好在江南王钓叟,为君时复晒渔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同刘贡甫学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

乘兴俄成石鼓游,可堪摇落楚江秋。

岩中名字今何在,亭下潇湘古亦愁。

万里再惊金马客,一家重上木兰舟。

却令二水知人意,合势相邀向北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吕子固挽词

大块分劳逸,唯君独不均。

险夷安若性,金石想为人。

万卷书奚托,重泉恨莫伸。

谁知丞相子,天地一穷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